下一节课应该接下去朗读,然后是练习。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三:
小说单元之后,要上文言文单元留下的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我给学生布置的前置性作业为“唐雎为什么能够不辱使命”,并要求课前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解决大部分字句方面的问题。
上第一节课时,发现学生并不能完全按照要求去做,于是就先让他们分小组讨论交流第一段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找一个学生介绍他通知讨论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没搞明白的问题。学生说出了一个重要的文言复音词“虽然”,说它是“即使这样”的意思,我对此有不同意见,觉得理解为“虽然这样”更合适,因为从外交礼节、实力对比的角度看,这个“虽”不应该是表假设的,不管心里愿意不愿意,安陵君在说话时都会把秦王的要求当作真话来看待的。学生说没有什么疑问了,之后我针对这一段提出了几个问题,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了。明确了这一段是唐雎出使的背景并齐读之后,这一段的学习结束。
对于后面的内容,我受教师用书的启发,结合其特点(主要就是唐雎和秦王的对话)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给学生布置了下一次课(第二天是两节课连堂)的前置作业:八个大组表演唐雎和秦王斗争的场面,要求使用白话对话,要用动作、表情,可适当使用道具,可添加一些细节。具体要求是:利用本节课剩下的时间,先读懂后几段的内容,然后小组中前后对应的两个同学分角色用白话来表演唐、秦对话,然后每大组从两个小组中分别选出表现最好的一名同学组成表演队。第二天上课前先把课桌移动教室的两边,中间留出空地,以供表演之用。各大组的组长担任评委,负责给代表队打分,满分10分,给分不低于7分。课代表负责统分。任务布置完之后,心里有些忐忑,因为平时没见到学生对课堂活动有多么积极,很担心第二天会冷场。
第二天我比往常提前到教室,到窗户边时发现教室里的桌子已经拉到两边了,还有学生在舞动着自制的道具剑,心中窃喜,觉得有戏。进入教室后,我先表扬了全班,说他们积极性很高,准备很充分,问哪组先来,第一组的组长举了手,但其他组有意见,说要抽签。我说让第一组先干,然后由他们抽签决定第二个上场的大组,其余依此类推。大家同意后,第一组上场,意外的是,上来的不是两个人,而是四个人,除了唐雎、秦王外,还有两个侍卫站在秦王的后面。几个演员从出场到见面的礼节到对话的语气等都拿捏得很不错,对话的台词不仅切合原文的意思,还有所发挥。那把带着小红缨的竹剑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余下的表演更精彩迭出,只是第一组的同学觉得很委屈,他们说自己先表演吃亏了,因为后表演的几组窃取了他们的创意。
相对来说第四、第五两组的表演要差一些,特别是第五组,两个角色基本上都记不得台词,好在他们事先每个人都配备了随从,随从的手里都拿着书,主人一忘词,他们就在后面小声念,主人再重复说一遍,大家都说他们在演双簧。这两个组是学困生的集合,能够积极参与,已经让我倍感高兴,同学们也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耐心,有的人还看得有滋有味。
表演用了一节多课的时间,参与演出的同学占到全班一半以上,整个课堂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第二节课剩下的时间,我让几位担任主角的同学谈了对唐雎、秦王的认识,由于走进了课文,走近了人物,他们谈得都很到位。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