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下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高中第三学期期末物理教学质量测试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7
:

高中第三学期期末物理教学质量测试

物 理 (文科)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

一、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恰当.

1。当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波长  B.频率  C.波速  D.振幅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B.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激烈

C.布朗运动就是分子运动  D.只有液体中才能发生布朗运动

3。气体膨胀对外做功100 J,同时从外界吸收120 J的热量,则它的内能变化是

A。减少20了  B,增加20J  C.增加220J  D.减少220J  .

4.P是电场中的一点,则

A.若先后放点电荷q、2q在P点,它们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相等

B.若P点没有放点电荷,则P点的场强为零

C.P点场强越大,同一点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D.P点场强方向与放入该点的点电荷受力的方向相同

5 7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q=2×10—9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外做功为6×10—5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A.3×104V

B. 1.2×10-13V  C.3×10—4v  D。3.33×10—5V

6.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滑动变阻器滑片向a端滑动,则

A.L变亮,电流表示数减小  B.L变亮,电流表示数增大

C.L变暗,电流表示数减小  D.L变暗,电流表示数增大

7.将一平行板电容器与一恒定电源相连接,若用绝缘工具把电容器的两极板拉开一些,则

A.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C.电容器的电容不变  D.电容器的电量增加

8.如图电路中,四个电阻咀值分别为R1=R2=30Ω,R3=R4=60Ω,则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I3为

A,1:1:2:2    B.3:2:1:6

C.6:3:2:6    D.3:2:1:3

9.带电粒子以一定速度在磁场中运动时(不计重力),带电粒子

A.一定受洛伦兹力    B.一定不受洛伦兹力

C.可能受洛伦兹力    D.若受洛伦兹力,则其方向就是粒子的运动方向

10.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感线是电流或磁铁周围的真实曲线

B.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正方向就是电流在该点受安培力的方向

C、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D。磁感线总是从条形磁铁北极发出,终止于南极

11.下列关于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中就有感应电动势

B.穿过一个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个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C.两个闭合电路的感应电动势相同,那么它们的感应电流一定相同

D.穿过一个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个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动势

12.关于感应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一定为零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慢,感应电动势越小.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二、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或不答的得O分.

13.如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f时刻的图象,由此可知

A.波长是5m    B.周期为2s

C.M质点的振幅为零 D.N质点正向下运动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小 B.温度低的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小

C.同种物质,温度低,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D.物体加速运动时,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

15.关于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可以是相互平行的弯曲曲线

B.由E=F/Q可知,电场强度与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成正比

C.正电荷沿电场线方向运动,电场力做正功

D.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运动,电场力做负功

16.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R=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从R=U/I可知,对某一确定的导体,通过的电流越大,导体两端韵电压越大

C.从I=U/R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成反比

D.从R=U/I可知,对某一确定的导体,所加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比是个恒量

17.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长直通电导线,电流方向竖直向上,有一矩形闭合导线框与直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在下列情况下,闭合导线框中有感应电流的是

A.电流I变大    B.导线框向左平动

C.导线框向下平动  D.导线框以ob为轴转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三、本大题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8.人体内脏的表面对——波的反射能力是不同的,根据此原理,医学临床检查制造出了“B超”.一般情况,这种波的频率高于——Hz.

19.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改变时,  能会改变,物体的体积改变时,  能会改变、.

20.如图所示,为两定值电阻的I-U图像,由,图可知R1=   Ω,R2=    Ω.

21.如图为某电场的电场线,电场中有A、B、C三点,已知一个负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时,电场力做正功,则根据以上条件可推断出电场线的方向,并确定A、B、C三点中,场强最大的点是

,电势最高的点是

22.一段长10cm的直导线通有电流2A,放在磁感应强度为10T的匀强磁场中,当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受到的安培力大小是  N,当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受到的安培力大小是   N.

23.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动图像,质点P正向下振动,由此可知,该波向     (填“左”、“右”)传播.经过半个周期,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  cm.

24.穿过单匝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线圈匝数为10匝,则线圈内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是

V,最小值是

V.

四、本大题2小题,共21分.要求在答卷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

25.(g分)如图所示,水平金属导轨与一定值电阻R=4Ω相联,一电阻为r=1Ω的金属杆ab以V=5m/s的速度在导轨上匀速垂直切割磁感线向右运动,若导轨宽为L=1m,匀强磁场B=2T,导轨电阻不计.求:

(1)R中的电流大小?

(2)金属杆ab受到的磁场力大小?

(3)金属杆ab受到的磁场力方向?

26.(12分)如图甲所示,a是电源的U—I图线,b是电阻R的U一I图像,用该电源与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的电动势为多少?电源的内阻为多少?电阻只的阻值为多少?

(2)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

(3)电源的内阻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

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物理(文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B 2.A 3.B 4.C 5.A 6.D 7.B 8.D 9.C 10.C 11,D 12.C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BD 14.BC 15.CD 16.BCD 17.ABD

三、本大题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8.超声,20000  19.分子平均动,分子势

20.2。5,5  21.A,C

22.0,2  23.左,20

24. 40,

0

四、本大题2小题,共21分.

25.解: (1)金属杆上的感应电动势为E,则

E=BLV=2×1×5V=10V…………………………………………①

R中的电流I==A=2A…………………………………②

(2)金属杆受到的磁场力F=BIL=2×2×1N=4N………………③

(3)根据左手定则,金属杆受到的磁场力方向向左.

评分标准:本题满分9分其中①②③式各2分,方向判断3分.

26.解:(1)由图可知,电源电动势E=3V…………………………①

电源的短路电流I=6A……………………………………………②

电源的内阻r==0.5 Ω………………………………………③

对电阻R,当其两端的电压U1=2V时,I1=2A,则

R==1 Ω………………………………………………………④

(2)当R接在电源两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2,则

12==2A.…………………………………………………⑤

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l=I22R=4W…………………………………………⑥

(3)电源内阻消耗的电功率P2=I22r=2W………………………………………⑦

评分标准:本题满分12分.其中①②式各1分,⑧④⑤⑥⑦式各2分.

高中第三学期期末物理教学质量测试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高中第三学期末物理教学质量测试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