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下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高三物理期末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7
:

高三物理期末试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在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中,粒子穿过金箔时(  )

A。 绝大多数仍沿原来方向前进        B。

大多数发生偏转

C。 极少数仍沿原来方向前进          D。

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2。 近段时间来,朝鲜的“核危机”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其焦点问题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环239(),这种钚239可以由铀239()经过n次衰变而产生,则(  )

A。   B。   C。   D。

3。 沙尘暴是由于土地沙化引起的一种恶劣的气象现象,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发生沙尘暴时能见度只有几十米甚至几米,天空变黄发暗,这是由于这种情况下(  )

A。 只有波长较短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B。 只有波长较长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C。 只有频率较高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D。 只有频率较低的一部分光才能到达地面

4。 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时情况相比较则有(  )

A。 将提前  B。 将延后  C。 某些地区提前,某些地区延后  D。 不变

5。 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是(  )

A。 延长光照射时间                 B。

增大光的强度

C。 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            D。

换用频率低的光照射

6。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以后,有一位科学家利用扭秤装置才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这位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卡文迪许  C。 亚里士多德  D。 开普勒

7。 如图1所示,长为L的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现用一外力F将小球向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角而静止,在静止位置,外力F的最小值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 ,水平向右             B。

,水平向右

C。 ,垂直绳斜向右上方      D。

,垂直绳斜向右上方

图1

8。 图2为某制药厂自动生产线的一部分装置示意图,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O为漏斗,漏斗口与传送带的距离为h,现使药片从漏斗中出来后经光滑滑槽送到传送带上,若滑槽的摆放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药片由静止从漏斗口出来后经过多长时间可滑到传送带上?

A。   B。   C。   D。

图2

9。 研究物体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当铁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钢球A水平飞出,钢球B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球飞出时的速度越大,落地时间越短

B。 A球飞出时的速度越大,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越大

C。 实验装置离地面越高,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越大

D。 B球比A球先落地

图3

10。 如图4所示,斜劈形物体的质量为M,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沿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返回,而M始终保持静止,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正确的有(  )

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

地面对M的支持力总小于

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A。 1个对的  B。 2个对的  C。 3个对的  D。 4个全对

图4

11。 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定位以后,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及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影响,会产生不同方向的漂移运动而偏离原来的位置,当偏离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发动卫星上的小发动机进行修正。图中A为同步轨道,B和C为两个已经偏离同步轨道但轨道仍在赤道平面内的卫星,要使它们回到同步轨道上,下述方法正确的有(  )

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B适当减速

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B适当加速

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C适当减速

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C适当加速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图5

12。 长江三峡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峡。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若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40%,水库水面的落差为175m,平均年流量为,则每年可获得电能为(   )

A。   B。   C。   D。

13。 为了模拟宇宙大爆炸初的情境,科学家们使两个带正电的重离子被加速后,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而发生猛烈碰撞,若要碰撞前的动能尽可能多地转化内能,应该设法使这两个重离子在碰撞前的瞬间具有(  )

A。 相同的速率             B。

相同大小的动量

C。 相同的动能              D。

相同的质量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一段时间,则在此过程中(  )

力F对物体做的功大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力F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力F对物体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图6

15。 如图7所示,直立容器内部有被隔板隔开的A、B两部分同种气体,A的密度小,B的密度大,抽去隔板,加热气体使两部分气体均匀混合,设在此过程中气体吸热为Q,气体内能增加了,则(  )

A。   B。   C。   D。 无法比较

图7

16。 如图8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置于水平地面,A的上端连一轻弹簧,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状态。现将弹簧上端B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使B点上移距离为L,此时物体A也刚好离开地面,则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为      B。

物体A的重力势能增加

C。 系统增加的机械能小于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图8

17。 一列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波的振幅为A,波速为,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9所示,再经过时,正确的说法是(  )

A。 波传播的距离为              B。

质点P完成了5次全振动

C。 质点P此时正向轴正方向运动     D。

质点P运动的路程是A

图9

18。 一个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每当到达同一位置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有(  )

速度  ② 加速度  ③ 动量  ④ 动能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19。 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的大、有的小,当气体温度由某一较低温度升高到某一较高温度时,关于分子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升高时,每一个气体分子的速率均增加

B。 在不同速率范围内,分子数的分布是均匀的

C。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不再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D。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仍然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橡皮条被拉伸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势能增加

B。 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C。 把煤堆在墙角的时间长了,墙的内部也变黑,证明分子在不断扩散

D。 在阳光照射下,看到教室内尘埃的运动,这就是布朗运动

二。 实验题(共14分)

21。(4分)把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步骤排成合理的顺序       。

A。 把一条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构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B。 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使用

C。 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无定滑轮一端,接好电路

E。 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22。(4分)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应用哪一个公式

A。   B。   C。   D。

23。(6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如下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单位:)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为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m/s2。

三。 计算题:(共46分)

24。(10分)排球运动员跳起发球,称作跳发球,设运动员站在底线,正对球网方向发球,排球被水平击出的速度为20m/s,排球场总长是18m,网高为2。24m,(取,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

试求:要使跳发球成功(既不触网又不出界)发球运动员击球点的高度应在什么范围内?

25。(10分)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可控热核反应的理论和技术,以解决能源危机问题,热核反应中所用的燃料——氘,在地球上储量非常丰富,1L海水中大约有0。03g氘,如果用来进行热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约与燃烧300L汽油相当,若氘核的质量为,氦核的质量为,光速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为,氘的摩尔质量为。

(1)写出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氦核的核反应方程:

(2)质量为M的氘参与上述聚变反应可释放出的能量为多少?

26。 1997年8月26日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学术大会上,德国Max Planck学会的一个研究组宣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银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一个大“黑洞”。所谓“黑洞”,它是某些天体的最后演变结果。

(1)根据长期观测发现,距离某“黑洞”的另一个星体(设其质量为m)以的速度绕“黑洞”旋转,求该“洞洞”的质量M;(结果要求二位有效数字)

(2)根据天体物理学知识,物体从某天体上的逃逸速度公式为,其中引力常量,M为天体质量,R为天体半径。且已知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光速的天体叫“黑洞”。请估算(1)中“黑洞”的可能最大半径。(结果只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27。(14分)如图13所示,AOB是光滑水平轨道,BC是光滑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两轨道恰好相切,质量为M的小木块静止在O点,一质量为m(m=M/9)的子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向右射入小木块内不穿出,木块恰好滑到圆弧的最高点C处(子弹、小木块均可看成质点)。问:

(1)子弹射入木块之前的速度?

(2)若每当小木块在O点时,立即有相同的子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小木块,并留在其中,当第6颗子弹射入小木块后,小木块沿圆弧上升的高度是多大?

(3)当第n颗子弹射入小木块后,小木块沿圆弧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时,则n值是多少?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AD  2。 A   3。 D  4。 B  5。 C  6。 B  7。 C  8。 B  9。 BC  10。 B

11。 A   12。

D   13。 B  14。 B  15。 B   16。 C  17。 A  18。 C  19。 D  20。 C

二。 实验题:

21。 DACEB  22。

C  23。 ;

三。 计算题:

24。 解:从发球点到网口上:  ∴ 秒(2分)

米(2分)  ∴ 米(2分)

从发球点到底线:  秒(2分)

米(2分)  跳起高度范围3。25——4。05米

25。 解:

(1)(4分)

(2)(2分)

氘核数为:(2分)  ∴

(2分)

26。

(1)设“黑洞”质量为M,天体质量为m,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其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3分)

(3分)

(2)设“黑洞”的可能半径为R,质量为M,依题意,须满足

∴ (4分)

∴ “黑洞”的可能最大半径(2分)或 ∵

27。 解:

(1)设子弹初速度第一颗子弹射入木块共同速度为V1

(2分)  上滑到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2分)  ∴

∴ (2分)

(2)当木块返回0点时第2颗子弹动量与木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偶数时2,4,6,8……都是如此,子弹打入后速度为0,木块静止0,……(2分)

(3)当为奇数时,(2分)

(2分)

∴ (次)(2分)

【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是天津市河西区区统考试卷,考试内容为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热学部分,光学部分及原子物理部分,试卷覆盖面较大,试题难度适中考察了高中物理的一些重难点知识,如第8题、第11题、第14题、第25题、第26题,也考察了一些物理学与实际相联系的地方如第2题、第3题、第8题、第12题、第24题、第25题等,还考察了物理学的基本学史,如第1题、第6题等,不失为一套好题。

年级

高三

学科

物理

版本

人教大开本、3+x

期数

内容标题

天津河西区2003-2004学年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

分类索引号

G。624。6

分类索引描述

考试试题与题解

主题词

天津河西区2003-2004学年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

栏目名称

名校题库

供稿老师

马慧

审稿老师

录入

一校

二校

审核

高三物理期末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三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下一篇: 高三第二学期物理期末练习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