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检测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长度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取g=10m/s2,则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为
A、7m/s B、10 m/s
C、14 m/s D、20 m/s
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s1, 在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s2,它走完1m时的速度为v1,走完2m时的速度为v2,则
A、s1:s2=1:3 v1:v2=1:2 B、s1:s2=1:3 v1:v2=1:
C、s1:s2=1:4 v1:v2=1:2 D、s1:s2=1:4 v1:v2=1:
3、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M、N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间距离为 B。经过MN的平均速度为
C。经过MN所需时间为 D。经过MN中点时速度为
4、下列所述各种情况中,可能实现的是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及速度都保持不变
B.物体的加速度变化而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大
D.物体的运动速度数值不减小也不增大,且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
5、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某一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则刚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可能是
6、如图4所示A、B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则( )
A、 在运动过程中,A物体总比B物体快
B、
当t = t1时,两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
C、
当t = t1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当t = t1时,两物体的加速度都大于零
7、某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运动时间为t1,接着作加速度为a2的匀减速运动,再经过t2速度恰好为零,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表示为:
8、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递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2 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
B、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
C、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600个工件
D、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
9、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 和B,它们所带电荷量不相等,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现在给A 球一个沿A
、B球心连线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同时将B球由静止释放。若在此后的运动中两小球始终未相碰.则两小球在运动过程中
A .任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一定不相等
B .任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等
C.相距最近时,它们的速度不相等
D.相距最近时,它们的速度相等
10.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至回到原点的时间为t,现在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档板,物体撞击档板后以原速弹回(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此时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
A。 0。5t B。 0。4t C。 0。3t D。 0。2t
非选择题部分
二、实验、计算题(共8个小题,共11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2分)⑴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间隔1/10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表),则
①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的运动性质属____直线运动.
②有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方法如下:
甲同学:
乙同学:
你认为甲、乙中哪位同学的计算方法误差更小? ___,加速度值为____。
12、(本题16分)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0、1、2……6点所示。
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S1、S2、S3……S6。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S1、S2、S3……S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实验中,除打点及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和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F、重锤
2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丙所示,则S2= cm,S5=
cm。
该同学在图丁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t。
4根据—t图线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 m/s;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m/s2。
13、(12分)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沿轨道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观察火车的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10秒内,列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8节车厢和6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 m,求:⑴火车的加速度。⑵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的大小。
14、(12分)一列货车以8m/s的速度在铁路上行驶,由于调度事故,在大雾中后面600m处有一列快车以20m/s的速度在同一轨道上行驶,快车司机赶快合上制动器,但快车要滑行2000m才停下来,请判断两车会不会相撞?
15、(14分)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从A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作匀减速运动,(设物体经过B点的速率不变)最后停止于C点,已知AB=4m,BC=6m,整个运动历时10s,求物体沿AB和BC运动的加速度。
16、(14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17、(15分)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1=40m/s,然后再减速到v2=20 m/s,
启动加速度a1
4m/s2
制动加速度a2
8m/s2
直道最大速度v1
40m/s
弯道最大速度v2
20m/s
直道长度s
218m
t1 ==…; t2==…; t= t1 + t2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
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
18、(15分)一位旅客可用三种方法从常州到苏州旅游: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经312国道到达;第二种方法是乘快客汽车经沪宁高速公路到达;第三种方法是乘火车到达;下面是三种车的发车时刻及里程表,已知普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60km/h,快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100km/h,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无锡站5min,设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400km/h2,途中匀速行驶,速率为120km/h,若现在时刻是上午8点05分,这位旅客想早点到达苏州,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该选择乘什么车?
普客汽车
快客汽车
火车
里程/km
75
80
72
班次
7∶20
8∶20
10∶30
14∶30
……
8∶00
8∶40
9∶20
10∶55
……
8∶00
8∶33
9∶00
9∶43
……
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C、B、ABC、ACD、C、A、ABD、BC、BD、C
二、实验、计算题:
11、(1)相等,匀变速;(2)乙,1。10m/s2
12、(1)A和C; (2)2。99-3。01,
13。20-13。22 (注意估计值)
(3)如图丁所示, 第2、5两个计数点的坐标 如图所示
(4)0。16-0。20, 4。50-5。10
(注意时间)
13、解:(1)设火车第一个10s内的位移为s1,第二个10s内的位移为s2,加速度为a,
由 得
(2)设人开始观察时火车的速度为v0
由 代入数据解得
14、解:快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
快车多走距离为
或
故两车将相撞。
15、解:设物体在B点的速率为v,AB段用时t1,BC段用时t2,则:
且
解出t1=4s,t2=6s,v=2m/s
所以AB段的加速度
BC段的加速度
16、解:(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vt-vt/2=13。5
将v=9代入得到:t=3s,
再有
v=at 解得:a=3m/s2
(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则:s=at2/2
代入数据得到
s=13。5m
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
17、解:不合理。因为按这位同学的解法可得 t1==10s,t2==2。5s,所以加速距离s1=t1=200m,减速距离s2=t1=75m,总位移s1+s2=275m>s。故不合理。由上可知摩托车不能达到最大速度v2,设满足条件的最大速度为v,则:
解得: v=36m/s
又 t1==9s t2==2 s 因此所用的最短时间 t=t1+t2=11s
18、解:第一种乘普客汽车:△t1==75min
8:20发车;9:35到达
第二种乘快客汽车: △t2==48min
8:40发车,9:28 到达
第三种乘火车: t1==0。05h
火车变速运动时间4t1=0。2h
火车变速运动路程
火车匀速运动路程s2=(72-12)km =60km
火车匀速运动时间t2==0。5h
火车总时间△t3=4t1+t2+t3=47min
8∶33发车,9∶20到达
所以选择乘坐火车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