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生物地理 > 高二地理 > 期末试题 > 正文

:2020高二中国地理期末训练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6-20
:高二中国地理期末训练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45分)
㈠单项选择题(1-25题)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
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
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
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 4~6月      B. 6-7月
  C. 6~8月      D. 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
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3—5题。     
3.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
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B.现代地壳运动活跃
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D.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
4.B处7月份盛行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5.B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
是指(  )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C.珠江、长江、澜沧江              
D.闽江、嘉陵江、雅砻江
6.下列有关我国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方 
 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7.某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均温在2℃以上,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该地气候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8.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快,可能造成 (  )
  A.黄河流域的汛期提前         B.东北地区雨季滞后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消失      D.南部沿海地区严重干旱
9.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又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A.云贵高原   B.藏北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南岭
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0—11题。
10.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   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四条游览线路中,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2.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④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93%          B.23%    C.13%    D.60%
14.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15.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
A.“十五”期间,我国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总数下降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变缓
C.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劳动力不足
D.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过渡型转变

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七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省级行政中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内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5个
17.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18.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  )
A.酸雨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化  D.沙尘暴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
20.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21.我国主要海港城市,自北而南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
A.秦皇岛、天津、上海、厦门、湛江
B.湛江、广州、厦门、上海、连云港
C.大连、连云港、宁波、上海、青岛
D.天津、秦皇岛、青岛、连云港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22—23题。

22.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23.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甲、乙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
A.水能     B.太阳能   C.核能         D.天然气
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回答24—25题。
        
24.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  )
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    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
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       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
25.图中两岛的盐场多分布在(  )
A.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B.西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C.南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D.北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㈡双项选择题(26-35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漏斗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回答26—29题。
26.该市长期以来开发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属于(  )
A.浅层地下  B.深层地下水 C.动态水资源   D.静态水资源
27.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  )
A.旱涝灾害频发                       B.水土流失严重
C.地面径流缺乏                       D.用水需求量大
28.地下水漏斗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
A.引发构造地震                       B.引起地面沉降
C.引起沿海地区土壤盐渍化              D.引发风沙危害
29.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的正确途径有(  )
A.停止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雨,增加水资源
C.进行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发生,使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据此回答30—32题。
30.形成暴雨的条件主要有(  )
A.丰富的水汽和强烈的上升气流       
B.较长时间地受热带反气旋控制
C.地形导致锋面移动受阻     
D.连续的低温冷冻天气使大量水汽凝结
31.下图为某日8时地面天气图,该日午后可能出现暴雨天气的
地区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2.若此时雨带在我国华南地区,则此时可能为(  )
A.5月初           B.7月初  
C.9月初        D.11月初
表中代码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据此回答33—35题。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地区代号
-2.3
14.9

4.6
25.8

7.8
19.9

-1.3
26.7

33.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拉萨  B.②为昆明  C.③为成都          D.④为西安
34.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位于湟水谷地                     B.②位于成都平原
C.③位于云贵高原                     D.④位于黄土高原
35.近几年来,上述四省区中有一个人口数量变化较大,造成其人口变化的原因有(  )
A.行政区划的变动                     B.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D.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5分)
36.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        (填字母),其中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        基地(填字母),该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水能与煤炭相比,该种能源最突出的优点是                   ;2003年夏半年我国南方地区的“电荒”反映了水能作为能源存在         
                       等缺点。
(2)图中属于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      (填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输送能源的工程被称为         ,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         。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      )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④调节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分布特点是            
                           。
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37.读我国某大河三角洲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为    三角洲,这个三角洲面积大且增长速度快的原因是       
                  ,
今后该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是              ,
原因是:                           
                                
                                。
(2)该河河口附近出产一种刀鱼,它在河中生、海里长。但这种刀鱼近几年几乎绝迹,其原因主要是                       
                   。
(3)该大河入海水道从北流向东南的自然原因是            
                    。
(4)图中的A市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年轻城市,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38.阅读以下文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029次,旱灾1056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无不及。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全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更为严重。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1133万公顷,到90年代增加到2067万公顷,20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为严重。
(1)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是               
                                   。
(2)两种灾害中,受灾面积较广的是        ,其频繁发生反映出我国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3)为避免两种灾害的发生,祈求风调雨顺,旧中国许多地方建有         
(文化景观),该景观对             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4)       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
           等。
(5)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旱面积大规模扩大的原因:





39.读下面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报道,2003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了三分之一。据海关统计,2004年头四个月我国原油进口达到4777万吨,预计全年原油进口量将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
 材料二
     
图1中国石油供需演变及未来(预测)石油供需平衡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2002年第21期

(1)导致我国原油进口量越来越大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我国在辽宁大连、山东黄岛、浙江的岙山、镇海筹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
 甲、我国建立石油储备石油体系的目的是为了(  )
   ①减少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的影响  ②调节石油生产与消费的需求 
③加快石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    ④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乙、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需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有(  )
    ①海运条件优越  ②接近消费市场  ③国防安全需要  ④石化发达的城市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3)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你认为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个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少选、多选均不得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A
D
C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C
B
D
A
C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A
C
C
D
C
A
C
A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6分)(每空1分)
⑴.云 或滇 、 湘  闽 、晋 。
⑵.大同 、阳泉 、 西山、平朔(任意填写三个)。
⑶.青海,
⑷塔里木、准噶尔,长绒棉、 哈密瓜、葡萄(至少列举两种)。
⑸ .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2分)
江河径流量少;水体污染严重;(2分)
节水意识淡漠和节水意识技术落后(1分)
32. (7分)(每空1分) ⑴.低, 冷   ⑵.高 ,热, 大,5.6  , 大陆性.
33. (5分)(每空1分)

数字号




地理事物
名称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海

34.(13分)(每空1分)
(1)城市名称: ①  北京  ;② 天津    ;③ 秦皇岛;
④沈阳;⑤ 大连  ;⑥  青岛  。
(2)铁路名称: 京哈  京沪
(3)胜利油田,鞍山铁矿。
(4)  能源充足,长芦盐场,华北油田(每个要点1分共3分)

2020高二中国地理期末训练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2020高中二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下一篇: 2020高二地理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