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了解二苯胺
二苯胺
C6H5NHC6H5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苯胺
三维模型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phenylamin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N-phenylanil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005
CAS No。: 122-39-4
分子式: C12H11N
分子量: 169。2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苯胺 122-3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本品制造过程中可含有4-氨基联苯, 应注意后者的致癌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化学特性: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变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