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 > 正文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讲义:第六单元 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Word版含答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6-09
:

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1。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内涵。

2.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注意文章中引用的作用。

3.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主题时文

治史要读其书且知其人

众所周知,治史须从目录学入手。以往治中国史者在撰文以前通常都会查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或《书目答问》等书,从中了解有哪些人撰写的哪些书是在自己所撰论著范围之内,然后翻阅并用卡片记下自己所需材料,在撰文时加以征引。这样的做法不是不对,可是未必精准,有时征引之文竟为断章取义。20世纪蜚声海内外的史学家陈垣先生的方法与此不同,他要求“读其书且知其人”。这对于今天治史仍有重要启发。

“读其书且知其人”,这样的要求有来由吗?孟子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说,但凡善士或优秀学者,从共时性的层面而言,也需要能够与一乡、一国、天下之善士或优秀学者对话和交流;从历时性层面而言,也需要能够与历史上的善士或优秀学者对话和交流。而与古人对话和交流,则唯有颂其诗、读其书;颂其诗、读其书,则必论其世而知其人。这样读书,与翻检个人一时所需材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治学路径,其效果亦必不同。

上述孟子之言,其实孔子也曾以不同方式论及。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里的“文献”,现在一般都当作文书来理解。不过,这样理解并不完全符合孔子所言之本义。“文献”中的“文”表示的是文书典籍,而“献”的意思则是“贤者”。何晏在《论语集解》中引郑玄注曰:“献,犹贤也。”“献”作“贤”解,亦数见于《尚书》,如《尚书·益稷》上有“万邦黎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讲义:第六单元 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Word版含答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