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2.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感受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奇丽的景色。
3.领会课文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
作品背景:《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一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为此郦道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亲自给《水经》作注,是为《水经注》。其中,《三峡》一篇原本只是注释的一部分,但因其章法严谨,浑然一体而独立成篇,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 (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2.反复朗读,把握文章朗读节奏。
重点句子节奏划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沿/溯/阻绝。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
(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教学提示】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古文学习,尤其应重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