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分析:
《弹力》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承接之前学习的重力,并且为接下来要学习的摩擦力打下基础提供铺垫。弹力本来就是一种很重要的力,又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是力学部分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材内容分析:
1、形变:物体发生形变是力作用的结果,形变方式有形状及体积的改变,任何物体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必发生形变,只不过有些形变程度很小,只有通过仪器及实验手段才能明显显示出来,在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形变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弹性形变,一种是非弹性形变。
2、弹力:弹力是接触力,物体间产生弹力,两物体必互相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学情分析
1、心理特点
(1)高一学生好奇心强
(2)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发展
2、知识基础 学习了力的概念,重力和基本相互作用。
3、认知困难
(1)欠缺理性化的思维过程。
(2)认为凡是物体接触就会有弹力产生。
(3)对弹力的方向有误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弹力的产生条件,常见弹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判断。
2、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
正确判定弹力方向和大小。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