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修改润色
写 作 目 标
1.掌握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了解修改润色的意义。
2.学会对文章进行修改润色的常用方法,能对文章进行恰当的修改润色。
3.掌握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对文章进行润色,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回 扣 课 文
谈读书(节选)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精| 彩| 点| 评
选文开端“怡情”“傅彩”“长才”三个词语的位置不能颠倒。“怡情”是使心情愉快的意思,“傅彩”是增添光彩的意思,“长才”则是增长才干的意思。这三个词语是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来排列的。文中加点字“鄙”“羡”“用”三个字极为准确而又深刻地分析了不同人对读书的不同态度,这几句话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从观察生活中得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在修改润色文章时,一定要抓住关键字词,推敲字词的含义。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