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 > 正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学案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新人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8-07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粟和黍。
2.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
3.知道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了解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的生活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距今    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2.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    ,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    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3.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    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4.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以及聚落、    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5.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其中,距今约7 000年的浙江余姚    ,最具代表性。
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    建筑。
3.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学者还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    的木结构水井。
4.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    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5.农业工具以    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1.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6 000年,定名为“    ”。
2.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    圆形房屋,多用木头做柱子,屋内有灶炕。
3.半坡人制作出了精美的    石器。
4.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学案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新人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