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初中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读懂故事。
2.结合语境,分析人物。
3.转换视角,讨论寓意。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读懂故事。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讨论寓意。
【教学策略】一线串珠,层层推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用“忧”字引领课堂学习。
二、抓住“忧”字,理清情节,读懂杞人故事。
1. 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 按照“为何而忧→忧成何状→谁来解忧→何以解忧→是否解忧”的顺序,寻找对应原句,串译课文。
3. 教师小结:解释重要文言现象,强调重点文言字词用法和句式特点。
三、紧扣“忧”字,分析人物,讨论故事内涵。
4.分角色朗读,体验杞人忧状,看作者如何看待他。
明确:讽刺不必要的担忧。
5.转换角度,联系杞人表现,谈我们如何评价他。
明确:杞人是一个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乐于放下的人,是一位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人。以后的众多天灾地难,证明了忧者该忧。他是一位具有远见的人,是一位真正的智者。
6.学生质疑,解析晓之者“是否解忧”?明确:智者非智。
7.教师小结:我们要深忧远虑,敢于问“天”。
四、创读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