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如:亡、舍然、中伤等)。
2.总结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翻译方法(留、替)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知道的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狐假虎威、坐井观天、亡羊补牢......)
今天老师也带过来一个成语故事:(看图识成语)守株待兔及寓意。
同学们读过文言文的语言故事没有?(出示文言文守株待兔的故事)是什么防碍你们看文言寓言故事?(古今词义差别大、语言的顺序不一样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寓言故事——出自列子的《杞人忧天》。通过这个文言小故事让我们揭开文言文神秘的面纱。
列子,即“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期道家人物,郑国人。《列子》,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1)字音
中伤 (zhòng) 星宿(xiù)
中间 (zhōng) 宿舍(sù)
充塞(sè)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