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4)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5)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2.教材分析。
课文简说,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3.学情分析。
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理解,但爱与恨情感上又不是十分鲜明,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引导,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爱恨变换”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词语。背诵第3、4自然段
2.学习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并总结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评价任务
1.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一、二环节,检验目标1的达成。
2.通过学习过程中的第三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