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 > 正文

:语文九年级下册《不求甚解》创新教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不求甚解》教案设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谈读书》,谁能说说文中哪种读书方法你最喜欢?其实,我们读书没有固定的方法,不能一概来论哪种方法好哪种不好,有时得根据文章内容、个人习惯来论。就像我们平时说话,有时得留余地,否则,别人有会找出漏洞反驳我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当代作家马南村的《不求甚解》,看看作者是怎样反驳对方的不当说法。

活动2【讲授】不求甚解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本文是反驳哪种错误观点。
2、文中作者拿什么来反驳对方?
引导明确:
敌论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作者拿“读书”一事来反驳
(过渡)作者是怎样反驳对方的?现在,我们继续看课文
二、再读课文,明白作者怎样反驳
1、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
1)课文说“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在文中划线。
2)“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好吗?课文是怎么样论说的?
3)文章说的哪些读书方法类似于“不求甚解”?
2、小组代表自由回答,老师指点明白:
涛渊明读书“不求甚解”,一是表谦虚,二是告诉人们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只顾局部,不看整体。应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课文为了反驳对方,列举了正反两个例子:“普列汉诺夫因为读书不能做到不求甚解,所以曲解了马克思著作

语文九年级下册《不求甚解》创新教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不求甚解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