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渔家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停顿和节奏,初步读出词人内心蕴含的情感。
2.在探读、赏读过程中,用字词撬动,读出词人心路历程及其坚毅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不同时期词人的作品对比读出《渔家傲》不同的思想情感
2.用意象及表现力的字词来赏读词人的内心情感
四、课堂设计依据及观点分析
1、初读,读出豪迈之气。学习诗词,讲究诵读,停顿节奏是基础,沉潜其中,方能悟得真味。
2、探读,读出内心世界。这一环节主要突破何处感知到她的豪迈之气。在“云涛、千帆、星河、九万里风”等高远大气的意象中;在“接、舞、举”等有力的动词中;在借着天帝的殷勤一问,而止不住的情感宣泄中“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她的情感流露不是借景抒情,不是掩藏起来,而是一气呵成,上下片紧密相连中。“问”与“报”,“归”与“去”向照应,情到深处,真实自溢。引导学生作结构变化朗读,读出词人的真实心境。
3、赏读,读出心路历程。词人夏承焘所说“这绝不是没有真实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语的人所能写得出的。” 细读这首词,处处是词人真实内心。如“归”,把天庭当作家,隐含着人间的寒凉;如天帝“殷勤问我”的“问”,居然在这,还有人来询问我,关心我,隐含着内心的孤独;如“路长”,孤苦无依的痛苦经历太漫长了……此处巧借《金石录后序》,可以带领学生理解出词里句句是孤独、是悲愁,是豪气中掩映着一颗凄苦的心。
4、悟读,读出坚毅人格。用散文诗梳理出易安一生的人生诗篇,贯串品读《如梦令》、《醉花阴》,回读《渔家傲》,孤身一人,辗转流离,哪里是归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是摆脱命运束缚的生命狂喊,是内心执着的坚毅追求。古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