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机械能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如图所示,第一次用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距离s,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力F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它沿粗糙斜面向上移动相同的距离s,若物体与水平面、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力F做的功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B.两次力F做功一样多 C.两次物体增加的机械能一样多
题一:马拉着质量为60 kg的雪撬,从静止开始用80 s时间沿平直冰面跑完1。0 km。设雪撬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并且它在开始运动的8。0 s的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第8。0 s末开始,马拉雪撬做功的功率值保持不变,继续做直线运动,最后一段时间雪撬做的是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15 m/s。求在这80 s的运动过程中马拉雪撬做功的平均功率,以及雪撬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
第10讲 动能定理(二)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 :如图所示,一木块沿竖直放置的粗糙曲面从高处滑下.当它滑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5 m/s时,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也为5 m/s.若使它滑过A点的速度变为7 m/s,则它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 ( ) A.大于7 m/s B.等于7 m/s C.小于7 m/s D.无法确定
第9讲 动能定理(一)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一汽车起动后沿水平公路匀加速行驶,速度达到 vm 后关闭发动机,滑行一段时间后停止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设行驶中发动机的牵引力大小为 F,摩擦阻力大小为 f,牵引力做的功为 W1 ,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为 W2 ,则( ) A.F:f =4:1 B.F:f =3:1
第8讲 万有引力(二)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一、航天技术 题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创造了条件。1998年1月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号”空间探测器,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对月球进行近距离勘探,在月球重力分布、磁场分布及元素测定等方面取得最新成果。探测器在一些环形山中央发现了质量密集区,当飞越这些重力异常区域时( ) A.探测器受到的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将变大
第7讲 万有引力(一)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一、变轨问题: 题一: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于2001年3月23日坠入新西兰和智利之间的南太平洋。空间站在进入稠密大气层烧毁前,处于自由运动状态,因受高空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在绕地球运动的同时,将很缓慢地向地球靠近,在这个过程中( ) A.空间站的角速度逐渐减小
第6讲 圆周运动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使两碗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现将质量相同的两小球(小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当两球分别通过碗的最低点时( ) A.两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两小球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第5讲 牛顿定律与图象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题一:如图,一竖直向上发射的小型火箭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火箭的最大加速度是30 m/s2 B.它上升的时间为2 s C.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80 m D.它经6 s落回地面
第4讲 板块模型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A B F 题一: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6。0 kg和2。0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在物体A上施加水平方向的拉力F,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大,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第2讲 连接体的受力分析 主讲教师:徐建烽 首师大附中物理特级教师 一、平衡分析 题一: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面放置木块,木板与木块、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已知木块质量为m,木板的质量为M,用定滑轮连接如图所示,现用力F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向右滑行,求力F的大小? M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