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语文试题 内容列表

有关“语文试题”的内容

  •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中毛泽东回忆自己和同学们关注国家大事的句子是:“ , 。” (2)《再别康桥》中“ , ”两句诗表现了徐志摩最后以潇洒的姿态与母校告别。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幕中,通过音乐“复为慷慨羽声”渲染激昂悲壮的句子,同时写宾客:“     ,        ”来表现同仇敌忾

  • 高一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人一生要追求些什么?我认为有三点:必要、需要和重要。“必要”就是非有它不可,有它还不够。像生活条件是必要的,非吃饭不可,但是光吃饭不够。 人生的需要是什么呢?人生的需要是发展潜能,即心智上的潜能,包括三方面:知、情、意。“知”就是求知。古人读书,书不多,五本就够了,即《诗》《书》《礼》《乐》《易》。《诗》代表文学,《书》代表历史,《礼》代表社会规范,《乐》代表艺术修养,《易》代

  • 高一语文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一切都要建立在“实证”之上。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

  • 高二语文阶段性检测试题

    一、(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嵯峨(cuó) 给予(jǐ) 铁栅栏(zhà) 翘首以待(qiáo) B.狙击(zū) 召唤(zhào) 庇护权(bì) 兵不血刃(xuě) C.慰藉(jì) 涨价(zhǎng) 和稀泥(huó) 唯唯诺诺(wéi) D.颤动(chàn) 熨帖(yùn) 露马脚(lòu) 荷枪实弹(hè)

  •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7分,其中第3题2分,其余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昏时,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jīng)上,怒号的北风夹(jiá)杂着雨点,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屋檐上倾泄下来。 B.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sāo)了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指(zhǐ)头,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C.脸上瘦削(xiāo)不堪,黄中带黑,而且销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

  • 高二语文阶段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惩创(chuāng) 尸骸(hé) 槲(hú)寄生泠(líng)然 B.胡同(tóng) 浸渍(zì) 缂(kè)丝盘桓(huán) C.棱(líng)角攒 (cuán)射倜傥(dǎng) 舂(chōng)粮 D.纤(xiān)细老媪(ǎo)呱呱而泣(gū)逋(bū)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晤面怂恿因地制宜含辛如苦

  • 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1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

  •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 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 D.大行不顾细谨 (行:行动。) 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使工以药淬之

  •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合同法颁布至今不过20年,但合同制度在我国则是历史悠久。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合同一般被称为契约。如今存世的传统契约文书,是中国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传统契约中展现的契约观念,至今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合同的看法。 史料表明,我国传统契约实践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目前能够解读出来的最早传世契约资料铭刻于青铜礼器,记录了西周贵族之间就土地、奴隶等财产进行交换的行为。《周礼》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