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山地的成因类型和褶皱、断层的概念。 2.掌握背斜、向斜、断层的判断方法及其实践意义。 3.运用知识分析山地的成因,分析山地对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整体上把握内、外力作用及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变化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山岳的形成和发展来理解、掌握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塑造方面的作用过程,以及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交通运输)的影响。该部分教材以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为例,具体解释了内部地貌的演化过程。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褶皱山和断块山部分,教材先剖析了褶皱和断层的发育过程,然后具体介绍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过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该部分还以交通运输为倒,分析了山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中要求结合实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1.识记向斜、背斜、断层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向斜、背斜、断层的判断方法及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重难点) 3.应用地质构造找矿、找水和进行工程建设。(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2019学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山地的形成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褶皱 C.向斜 D.断层2.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哪处开采最合
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山地的形成,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技能目标 以山地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举例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情感目标 认识不同的山地类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