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高三上册 > 其他

其他

  • 高三上学期语文试卷考试

    一、 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埃博拉病毒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等非洲国家流行。该病毒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有人对此 ,认为中国目前尚无一例出现。 (2)云南省鲁甸地震发生在山高路陡的国家级贫困区,地质条件复杂,救援难度很大。人军战士 ,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中国的目标是打造一支蓝水海军。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也希望能得到外国技术上的 。 A.不以为意 不孚众望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加了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在物理空间的维度里,人们在血缘的身份确证、地缘的时空限制和业缘的群体认同等因素的制约下,进行着有限的交往。然而,虚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交往主体以符号化的形式开展着全新的网际交往。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构成了虚拟主体的符号化表达,使得虚拟环境中的交往主体摆脱了现

  • 高三上学期语文试卷

    一、 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埃博拉病毒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等非洲国家流行。该病毒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有人对此 ,认为中国目前尚无一例出现。 (2)云南省鲁甸地震发生在山高路陡的国家级贫困区,地质条件复杂,救援难度很大。战士 ,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中国的目标是打造一支蓝水海军。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也希望能得到外国技术上的 。 A.不以为意 不孚众望

  • 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时尚圈总是那么    ,又处处充满惊喜。有人穿得光鲜靓丽,颠倒季节甚至混淆性别;有人穿得动感前卫,想法怪异,总要变着法子搞些新花样——总之让人    。当现实版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频频出现在大街小巷,曾经饱受争议的T台夸张设计也就渐渐 了。 A.五光十色 注目 不足为训 B.光怪陆离 侧目 不足为奇 C.五光十色 侧目 不足为训 D.光怪陆离 注目 不足为

  • 高三上学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当代阅读史上,我们从西方引进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它动摇了“唯一标准答案”的僵化思想,对我国阅读界有很大的启蒙作用。然而,众多匪夷所思的“多元解读”也随之出现,这类荒腔走板的解读,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之中。 这些混乱认识与理论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未能正确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 “接受美学”是西方读者理论中影响

  • 高三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G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指出,“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 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人有德而立、国有德而兴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构建与推进是通过善文化在个人一家庭一社会的内化与践行。善

  • 高三上学期阶段性复习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气质是怎样的呢? 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

  • 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漆器源自中国。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发现漆的神奇,并开始大量在生活器物中应用。中华先民曾在不断试错中发现漆的胶粘、防腐等功能。自禹起,在祭器上用漆作为髹饰,并进行彩绘,漆的功用开始超越了材料属性,进入到审美创造的文化之旅。 漆艺术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刻的精神追求。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因材料的特殊性和制作的周期性,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式微甚至缺

  • 高三语文阶段性检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他们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品中所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绘画创作中,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创作了很多为后人惯称的“文人画”。 诗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东晋大画

  • 高三毕业班调研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典,是在当世仍有典范意义与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典的地位稳固如泰山,如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韦勒克所说:“文学经典已经被牢固地确定下来,远远地超出怀疑者所容许的程度。贬低莎士比亚的企图,即便它是来自于像托尔斯泰这样一位经典作家也是成功不了的。”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人怀疑传统经典的合法性,在欧美学术界掀起了一场维护经典和批评经典的“文化战争”。此种思潮90年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