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半圆柱形玻璃砖abc,o为圆心,c为圆弧顶点,一束很细的平行白光束沿co方向射人玻璃砖.现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而将玻璃砖沿顺时针方向绕o点转动,则首先在界面ab上发生全反射的应是白光中的 ( ) A.红光部分,因为玻璃对红光折射率大 B.红光部分,因为玻璃对红光折射率小 C.紫光部分,因为玻璃对紫光折射率大
1。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其初动量为8N·s,它在第一秒内受到的冲量为-3N·s,第二秒内受到的冲 量为5N·s。它在第二秒末的动量为 [ ] A。10kg·m/s B。11kg·m/s C。13kg·m/s D。16kg·m/s
1、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 (1)气体压强P:它是大量分子频繁碰撞器壁产生的,它的大小与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和分子平均速率有关。 单位:帕斯卡(Pa)1Pa=1 单位换算:1atm=1。01×105Pa=76cmHg (2)气体的体积V:是气体所能达到的空间,即容器的容积。 单位:米3(m3)1m3=103cm3(l)=106cm3(ml)
一、光本性学说的发展史上的五个学说 1。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高速粒子流,它能解释光的直进现象,光的反射现象。 2。惠更斯的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它能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光的直进现象,光的反射现象。 3。麦克斯韦的电磁说:认为光是电磁波。实验依据是赫兹实验证明了光与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且均为横波。 4。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的传播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其能量与它的频率成正比,即E=hν。光子说能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1、小滑块沿固定在水平地面的斜面底端以100J的动能冲上斜面,滑至某一点时,动能减少了80J,重力势能增加了60J,继续上滑一段距离后又返回底端,求返回时的动能。
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r。设电流表A的读数为I,电压表V的读数为V。当R的滑动触点向图中a端移动时 A、 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1、关于分子势能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水蒸汽具有相同的分子势能 B、当两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C、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 D、当分间的距离远远大于r0时,合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
一、运用题目给定的图像解答物理问题 在运用题目给定的图像解答物理问题时,首先要做到:(1)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确因变量(纵轴表示的量)与自变量(横轴表示的量)的制约关系;(2)看图线本身,识别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3)看交点,分清两相关量的变化范围及给出的相关条件,明确图线与图线、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截距)、图线斜率、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
约公元前6世纪,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24?—546)记述了摩擦后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和磁石吸铁的现象。 公元前6世纪,《管子》中总结和声规律。阐述标准调音频率,具体记载三分损益法。 约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
1、提炼 有些习题的文字叙述冗长,有用和无用信息混杂,再加上有意的设陷,使解题者往往难以把握问题的实质而误人歧途。面对这样的习题,需要反复阅读,用着重号圈出文字叙述中的关键词句,大刀阔斧地削去一些屏蔽思维的枝节内容,从而在认知结构中清晰地呈现出问题的主干,使看似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