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证明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 证明: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原来的速度为v1,动能为m v12/2,在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为v2,动能增加到m v22/2,设外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外力F做的功W=F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由运动学公式v22-v12=2as,得:s= (v22-v12)/2a,所以Fs=ma(v22-v12)/2a= m v22/2-m v12/2或W=EK2- EK1上述结论由假定物体受一个力推导出来的,如果不只受一个力而是几个力,总
1、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g/3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面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C、物体的动能增加 D、重力做功
1、俄罗斯科学家合成出第114号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9,存在时间达30s,这项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 A.61 B。114 C。175 D。289
1。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色光,如分别让这三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比较这三种色光的光子能量以及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光子能量最小 B。c的光子能量最小 C。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大 D。c光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大
2.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状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B.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 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
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是(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1、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关于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气体的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温度越高 D、气体的体积越大,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
1.某原子核内有核子N个,其中包含质子n个,当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后,它自身变成一个新的原子核,可知这个新的原子核内 ( ) A.有核子(n-3)个 B.有核子(N-4)个 C.有中子(N-n-1)个 D.有质子(n-1)
1.下列说法中可行的是 A.将地球上所有海水的温度降低0。1℃,以放出大量内能供人类使用 B.制造一种机器,把物体与地面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全部收集起来再全部加以使用 C。 只要对内燃机不断进行改进,它可以把气体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即使没有漏气,也没有摩擦的能量损失,内燃机也不可能把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17.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的。光导纤维由内、外两种材料制成,内芯材料的折射率为n1,外层材料的折射率为n2。如图的一束光信号与界面夹角为α,由内芯射向外层,要想在此界面发生全反射,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 A。n1>n2,α大于某一值 B。n1 C。n1>n2,α小于某一值 D。n1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