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_________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_________传入人耳的.但声音不能在______________中传播.比如,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就是因为在月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________.
1.“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论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太小 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B超
1、木工小组的同学在修理桌子时,要测量桌子腿的长度,这种测量要达到的准确度是: A.微米 B.毫米 C.厘米 D.分米 2、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磷自燃 B.纸张燃烧 C.电灯发光 D.火药爆炸
1、体育课上,为了测量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A.三角板 B. 1.5m的皮尺 C.200㎝的钢卷尺 D.15m的皮尺 2、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A.2 μm B.2 mm C.2 cm D.2dm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熔化成水 B.电灯发光 C.纸烧成灰 D.行星绕太阳转动 2、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用的是: A.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 B.用形态和色彩 C.用旋律和节奏 D.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振动的物体,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凡是人耳听到的声音,则其声源一定在振动 C.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振动的频率,与介质的性质无关 D.只要发声体发出的是可听声,人们就一定能听到
1.A、B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____透镜使光偏折得更多些. 2.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____(填“太厚”或“太薄”),折光能力____ (填“变长”或“变短”),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____,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可以利用____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膜上.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____,折光能力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____,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上了,可以利用____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
1、下列现象中,哪个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A. 黑板用久了会反光 B. 戴上近视眼镜,黑板上的字能看清了 C. 站在平静的湖边,望见房屋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D. 在电影院里都能看清银幕上的画面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将烛焰与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定好位置,让它们与光屏共轴、且中心大致等高,然后移动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而光屏上并不出现烛焰的像,从光屏一侧对着凸透镜看,可见到烛焰放大正立的像,这是因为 A. 物距大于焦距 B. 物距大于2倍焦距 C. 物距小于焦距 D. 物
1、 的物体叫做光源,在“星星、月亮、正发光的日光灯管、自行车尾灯”中,属于光源的有 ,光源又分为人造光源和 光源,上述物体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2、晚上,用一只聚光效果好的手电筒射向天空,我们会看到一条光柱直射云霄,这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 传播的。
1、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 2、透镜上有一个点,从任何方向通过该点的光线都不会偏折,这个点叫做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之后会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 ,一个凸透镜有 个这样的点; 叫做焦距。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