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生物地理 > 高二地理 > 其他

其他

  • 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高二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水能、风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下列关于山西能源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    B.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卷模拟训练卷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卷模拟训练卷 第Ⅰ卷(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也是人类的唯一家园。据此判断1-3题。 1.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总星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测试题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测试题 (欧洲--大洋洲) 时量: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共50分) 1.欧洲最长的内流河是 A.多瑙河      B.伏尔加河     C.莱茵河      D.易北河 2.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A.欧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 高二地理世界地图整理

    世界的一些重要区域地图整理 (石龙中学:叶文达) 1、重要海峡(13个) 2、重要运河(3个)

  • 高二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试题

    练 习 题 选 编 一、  选择题 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区域内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储量丰富的矿物性能源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B、 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该地区是我国酸雨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其形成原因和减轻酸雨危害的主要措施有①气候湿润②地形以盆地为主③有色冶金工业发达④汽车尾气排放量大⑤限制使用汽车⑥调整能源消费构成,大力发展水电

  • 高二地理中国区域试题精选

    高二地理中国区域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 [考题1] 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    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考题2] 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有 A.冈底斯山、横断山、大兴安岭 B.天山、秦岭、南岭 C.长白山、太行山、贺兰山

  •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整理

    中国地理复习整理 (石龙中学:叶文达) 1、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界线汇总

    中国地理界线汇总 学习步骤:在地图上熟悉、落实----在空白图上绘制界线---比较---记忆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 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综合练习题

    中国地理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写在上面表格内)(30分) 1、下列运输方式中,在我国客运、货运周转量都居第一位的是 (  ) A、内河运输  B、管道运输  C、高速公路  D、铁路运输 2、下列地区中,目前公路运输占突出地位的是 (  ) A、西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东北地区 3、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 A、鄱阳湖  B、青海湖  C、纳木错  D、昆明湖 4、杭州西湖位于我国的 (  ) A、台湾省  B、广东

  • 高二地理中国的区域四大地区练习题

    中国的区域西北地区 一、选择题 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 A、距海较远  B、纬度较高  C、海拔较高  D、温度较高 2、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平原、山地为主  B、以丘陵、高原为主 C、以高原、盆地为主  D、以山地、丘陵为主 3、西北地区的人口和城镇的分布特点是 (  )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