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 本节学习重点: 1、秦汉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特点:2、科技成就;3、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特点;4、佛教传入的时间和道教兴起的时间、主要经典;5、《史记》和《汉书》;6、汉代文学的主要代表;7、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秦汉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1、历史地位:①
高考热点专题复习: 经济全球化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所谓经济全球化,指的是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大大加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在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1)16世纪开始,在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开始了全球化的过程。
高考历史复习第一次周考试题 (组题成员:刘洪江、王梓莘、于国荣)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 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类工业的收益与费用随距市中心距离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基本能力测试”(即“1”)是我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在普通高考中首次增设的考试科目。 在高考中进行基本能力测试,在全国也是第一次。参加会议的专家普遍认为,“基本能力”试卷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所提出的测试目标和考查要求,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试题的整体设计上,科学地、成功地综合了对不同学科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考核,突出了基础性和整合性;第二,在试题的设计思路与题目内容上,鲜明体现了基本能力测试与学科课程标准及山东省新课程实施进程相协调、相促进的导向性;第三,在考题设计与不同考点的有机组
高考重点专题:世界历史视角下的土地与农民问题 一.选择题: 1.17世纪到18世纪,导致英国农业人口比重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大规模兴建 B.殖民扩张导致大规模移民 C.资本主义农场、牧场大规模兴起D.城市的大量兴起和发展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