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位移公式x=vot+ at2/2;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4.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5.能推导并掌握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v2-v02=2ax; 6.会适当地选用公式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从上节探究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得到的v-t图象入手,分析v-t图象,当图象是直线时,其意义表明加速度不变,由此定义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进一步导出速度公式v=v0+at,最后通过两个例题加深理解。 为了扩展学生的认识,在“说一说”栏目中列举了一个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的例子。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加深对物体做变速运动的认识。
《自由落体运动》 知识与技能目标:建立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理解并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建立科学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科学思维: 1、会分析物体受力的瞬时变化,掌握瞬时变化问题的两种模型。 2、会分析物体受力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会结合图象解答动力学问题。
专题强化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科学思维: 1、会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 2、掌握动力学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会分析几种典型临界问题的临界条件。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 1、理解平衡状态及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2、理解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 科学思维: 1、能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2、会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 3、能从动力学角度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科学思维: 1、明确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2、理解加速度是解决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桥梁。 3、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动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 牛顿第三定律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会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思维:1.会用牛顿第三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有关问题。2.理解一对平衡力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4 力学单位制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 1、知道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的概念。 2、知道国际单位制及七个基本量和基本单位。 3、掌握根据物理量关系式确定物理量单位的方法,掌握运算过程中单位的规范使用方法。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