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以“说”为主学习课文。
二、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主要教学过程:通读——说读——评读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战国策》。
(师先提问,师友答后再小结。)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
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简述时代背景。
出示大屏幕。自读。
公元前 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
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
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
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
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通读——说内容。
1.生齐读课文,教师听音。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出示大屏幕
学生代表展示
其它纠正
齐读
3.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出示大屏幕
学生代表展示
其它纠正
齐读
加惠(给予恩惠。)
怫然(盛怒的样子。)
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
抢地(撞地。抢,碰、撞。)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4.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课文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