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反思
今天的语文课,有督导来听课,学校很重视,我也更是把它当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重要机会,几次改稿,周五专门强调,双休作业除了固有的一篇日记,就是预习和复习阿长与《山海经》,希望同学们回家一定要认真读书,并给他们布置几个预习作业, 不读书,是完不成作业的。我以为,曾经让同学们读了课文,又讲了20分钟左右,之前阅读《朝花夕拾》时,同学们大概也知道这个故事,讲起来估计难度不会很大。但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情,思想相对比较单纯,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养成,我还是慎重起见,简化了课堂的内容,对于概括文意,找出作者对阿长情感的词语即可,局限于从文中找相关词语,不需要他们自己总结。
温故知新环节:
复述阿长与“我”之间发生什么事件,加上“我”的感想。
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快速概括文意的能力,我还专门给出了如何答题的公式性示例,告诉他们划出关键词句,也就是有情感态度的词语,并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即可。
检查复习作业时我发现,很多同学只看到了事件,没明白是要概括事件,把非常细碎的事件罗列出来,也没有找出表达情感的词语,一方面是态度不认真,没听明白老师的意思,一方面也是能力问题,不知道该找什么词,什么词是表达情感的词语。
所以,我又专门解释了一下什么叫概括事件,比计划的3分钟复习导入多花费了3、5分钟的时间。
之后,给出的新课自主学习环节,列出5个问题,两个基础性了解题,3个阅读理解题:
1.联系上下文,结合课下注释,运用工具书查阅字词,解释词义:笺疏、震悚、图赞
2.根据文中介绍,结合辅读材料,找出: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一脚的牛、执干戚而舞的刑天、袋子似的帝江等“怪物” ,感受其神奇色彩。
3.思考:《山海经》跟阿长有什么关系? 文中找依据。
想象一下她是怎么买到“三哼经”的?
4.思考:“我”为什么会“震悚”?</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