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2《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结合新课标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要求以及本课自身的特点,我设定教学设想如下:
1、掌握初步鉴赏诗歌的方法。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感受诗景,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在此基础上孕育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所以,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础,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读出诗人蕴含在平淡语言中的浓烈情感,并最终熟读成诵。再者,赏析意境是学习田园诗歌的必要环节,希望能通过描绘画面,学生能感受陶诗的意境。第三,知人论世是学习诗文的有效突破口,希望通过背景的引入,学生能更深刻、全面地理解陶渊明的志趣和情怀。)
2、学习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一是靠教师的写作指导,一是靠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写作实践。教师的写作指导最有效的不是在专门的作文课上讲的写作理论,而是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通过分析经典篇章的艺术手法,让学生真正的体味到其手法的表达效果,然后及时的运用到写作实践当中。只有把名家的写作技巧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在写作中才可能真正的巧妙运用。)
3、体味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朗读一首诗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情感,甚至是每一句每一字的情感。学生在读诗的时候往往满足于把握诗歌主要的情感,却忽略了一首诗的情感往往是有起伏变化的,甚至是非常复杂的。引导学生品位诗歌的语言,仔细体味,含咏,细致入微的把握诗歌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4、学习作者诗意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
(一篇课文在教材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编者有编者的意图,而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语文课,如果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学习了知识,学会了方法,培养了能力,我觉得仅仅是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价值观,语文教学应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某种角度说,班主任空洞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比不上语文老师一堂语文课对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