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 > 正文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反思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反思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鲜而好奇的学科。七年级历史教学主要是古代史的内容,时间距离学生很长,而七年级的《原始的农耕生活》更是离学生生活遥远的事情,一是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不了解什么是农耕,而是“原始”二字对于他们很陌生。现代农耕不太清楚的情况下,谈什么农耕生活的起源呢?因而,如何灵活运用教材,引起学生对该课学习的兴趣,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分析与探究,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我在教学设计上应该要花时间考虑的问题。
        在导入新课时,我采取了南北民居不同的房屋图片,让学生猜猜哪个是南方的民居哪个是北方的民居,他们的房子建成这样是否与原始祖先的房屋有关呢?从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接下来的自主学习环节,我围绕“中华农耕生活的起源”,采用角色扮演法。利用 “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的小游戏,将学生划分小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分别扮演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通过第一人称的口吻来介绍自己。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热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组的特色,很多学生还加上了道具和动作。学生在自学、表演的过程当中,认识到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所代表的南北方原始农耕生活的异同点,进而认识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是南北方共同发展的结果,从而增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学生展示的插画和组内合作,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以及了解什么是“农耕生活”,它是如何起源的。
        整堂课的学习氛围很好,学生的反应都很活跃,积极性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很多生成性问题在学生的成果展示中表现出来,如“半坡人”制作的彩陶是否与半坡人所在地的土壤有关?针对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我顺势将地理知识融合进历史教学中。先让学生讨论来解答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老师最后进行小结:彩陶的制作与半坡人所在地的土壤有关,同样的,也与制作陶器的工艺和技术相关,如烧制陶器所要把握的温度以及相关的上色等工艺。抓住这个点,进而引导学生分析长江下游与黄河中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反思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