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理清思路,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2.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了解在说明文中大量引用史料和诗文的作用。
3.品读赏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中感受作者严谨的科学研究的精神和写作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专业的感情。
™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品读赏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 教学难点
品读赏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 教学方法
问答法、小组竞赛学习法
™ 教学课时
两课时
™ 预习布置
1.准备工具书,自查生字词,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2.参照书上“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图片展示“荔枝”的特写镜头,请学生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描述荔枝的外形和味道。然后介绍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请学生比较自己和白居易的描绘,谁说得更形象、更优美?最后引出贾祖璋对白居易的质疑,明确白居易的描写美则美矣,却不够准确。
二、解题
1.课题出自明朝陈辉的《荔枝》诗(补充诗歌全文),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荔枝
(明)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署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讨论明确:
南州——荔枝的产地,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六月——荔枝的成熟期。“六月”指的是荔枝成熟的季节,生活中观察很仔细的人就会发现实际上六月根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