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三上册 > 期中试题 > 正文

:山东济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济宁北大培文实验学校2016级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答题前填写好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涂写在答题卡(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7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8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57分)
1、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A.是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反映       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
C.颠覆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       D.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2、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余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        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3、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 “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当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
A.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D.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4、有学者指出,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 6 倍。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B.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低廉的劳

山东济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