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三上册 > 期中试题 > 正文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江苏溧水高级中学)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018.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南宋刘一止《苕溪集》载:“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呷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
共转相钩加。……残年我亦冀一饱,谓此鼓吹胜闻蛙。”这可以佐证:
A.冶金工具革新    B.农业技术进步  C.风能普遍利用  D.小农生活富足
2.南宋江南繁荣的市镇,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水和镇“辟坊巷六
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太平州的黄池镇,俗谚有云:“太平州不如芜湖,
芜湖不如黄池。”这说明,南宋时期:
A.江南市镇己出现城市化特征         B.商帮的出现带来了市镇经济的繁荣
C.江南市镇专业化分工较明显         D.坊市界限打破带动了江南市镇发展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的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以及
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生的指引,画家也在悠悠的溪旁沉思,在深山中忘怀了
自己,感到这种莫名的精神在这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江苏溧水高级中学)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