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估测题
估测题是利用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生活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和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和取值范围合理估测。估算法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估算题的特点是物理背景或物理过程比较模糊,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比较隐蔽,解题过程中常需要对实际问题作出恰当的处理。不追求数据的精确而强调方法科学合理,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估测题的难度不大,在中考试卷中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一般为一个小题,所占分值为2—3分,选择题中的四个选项涉及对四个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或估算,估算要求结果接近实际。
估测题涉及声、光、热、力、电各版块的内容,将其融合到一起进行命题,考查对长度、速度、时间、温度和热量、质量和重力、体积和容量、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等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考查一般为数值判断式和单位判断式两种。
估测类试题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这一理念,通常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背景材料为载体,重点考查对生活中物理量的掌握情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要求不仅要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大概数值,还要能根据这些去衡量一些未知的物理量。解答估测题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经验积累法
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直接判断估测值。
如: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中学生手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cm、铅笔的长度约为25cm,物理课本的宽度、课桌的宽度、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等,可以在考场直接测量。
二、公式换算法
估测并非熟悉的物理量或单位时,可通过相关公式将不熟悉的物理量转换成熟悉的物理量或将不熟悉的单位转换成熟悉的单位。
如:考试用的答题卡宽度约30dm,换算单位后是300cm或3m,参考试卷的宽度就很容易判断它是错的。
三、分析比对法
从我们所熟知的某些物理量经验值入手,推断其他不熟悉的物理量的数值,然后再和答案对比。
如教室的高度不清楚,但知道自己的身高是160cm,教室差不多是两个自己的高度,约320cm左右,合3.2m,即可判断出选项的正误。
常见估算量
1.长度:①课桌高度约为80cm;②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