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二上册 > 月考试题 > 正文

:2018-2019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卷(附解析四川绵阳南山中学)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2018年9月
绵阳南山中学2018年秋季高2017级
9月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杨戬        审题人:钟晓燕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人和谋士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浪迹于各                国各地,主动寻找主人出卖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形成了“士无长君,国无定臣”的局面,这说明
  A. 宗法分封制已完全崩溃      B. 军功成为各国授爵的依据
  C. 贵族世卿世禄特权被打破    D. 君主集权意识的产生
2.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以《诗经》为  立言、立行的标准。汉儒也说《诗经》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表明儒学家
  A. 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功能    B. 强调学术的经世致用
  C. 推崇经典文献的历史价值    D. 关注世间的治乱兴衰
3.史书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 诸侯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
  B. 他的宣传方式不当
  C. 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的实际需要
  D. 当时法家思想更受诸侯青睐
4.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B. 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 都抑制了

2018-2019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卷(附解析四川绵阳南山中学)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