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二上册 > 月考试题 > 正文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 2020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含答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30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道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孔子论政,以仁为主,而某思想家承其教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伸发展而成。该思想家应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荀子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3。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 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 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 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 不同学派思想的趋同性日益明显

4.战国时期,有一思想家认为“冷了想穿衣,饿了想吃饭”、“好逸恶劳”这都是人的天性。在天性的作用下,人会违法乱纪。他反对单纯的只讲关爱、教化,主张对未能教化成功的人严加惩戒。该思想家可能是

A.荀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5.战国后期,“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成为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这一趋势

A.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B.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

C.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 2020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含答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