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正如他所说,清明本是个悲伤的日子,因为清明是要祭祀祖先的,难免不会悲伤。可是海安的清明节却与杜牧所说的截然不同,海安的清明节过的分外热闹,因为每年的海安到了这个时候都会举行大规模的赶集活动。
清明节前夕,四面八方的小贩们都会蜂拥而至,不约而同的来到海安,昨天还是冷冷清清的海安,第二天一下子变得人声鼎沸。就连“丐帮”也耐不住寂寞,派出了自己各型各色的“弟子”,每每到了清明节,来到海安时,你都得注意脚下,因为动不动你就可能会踩到要么没手要么没脚的“丐帮弟子”,久而久之,这也成为海安赶集中的一道风景。
清明节早晨,我囫囵吞枣地扒了几口早饭,便迫不及待地拉起外婆和妹妹向海安的方向走去,没错,我正是要去赶集!路上,看着大大小小,男女老少的人们不谋而合地向海安涌去,我的心,充满了对海安清明节的期待,为这无法预知的一切所兴奋不已,难以自持。我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兴奋地一蹦一跳地向还海安走去……
海安真热闹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看不到边际!人们摩肩擦踵,人头攒动,就像海里奔腾的浪花般川流不息,又像星空中的点点繁星。大家把衣服袖子举起来就像五彩的云。我吃力地挤进人流中,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东摸摸,西看看。这里的东西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精致漂亮,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各种各样的小吃散发着诱人的气味,好像在呼唤行人们赶快来买它们。可爱的小动物们卖力地摆动着自己美丽的身姿,吸引人们来观看。鲜艳的衣服像一面面五颜六色的彩旗,给海安清明节添加了几抹亮丽……赶集的人三五成群,谈笑声风,有的人拎着篮子,里面装满了自己的“战果”;有的人背着个孩子,井然有序地穿梭在人山人海中;有的人挎着个包包,不过基本都是女学生,她们边走边吃着手中各种各样的小吃,有说有笑地大步走着,她们所走过的地方洋溢着青春的味道。小贩的呦呵声,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扩音机的乐曲声,大家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汇成一曲有声有色的乐谱……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