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或许王健林也没有想到,这个仅仅依靠50万元注册的公司,日后会成为一个涵盖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电影院线、文化旅游、舞台演绎诸多产业的巨大帝国。
人们不禁想问,万达为什么这么牛?
这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数字。作为创业者,王健林为了救活项目,可以“围追堵截”负责贷款的银行行长50多次;为了企业口碑,也会花10亿元把过去6亿元卖出去的商铺再“买回来”。他曾经由于缺乏商业地产运作经验,导致公司一年内做了222次官司的被告;也曾经用不到100人的团队,创造超百亿元的年销售奇迹,16天完成150天的销售额。
这里有许多不为外人道的秘密。万达如何实现超快的发展,怎样具备超强的执行力?万达“内部宝典”《商业地产投资50问》写了什么?万达这样的大企业又有怎样的内部审计制度?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2015年备受关注的万达电商如何经营开拓自己的O2O业务?王健林赚钱的三个目的究竟是什么?以及,成功之后,如何不断求新求异,甚至不惜冒险?
这本书的内容可谓“刚柔兼济”。硬的是,条分缕析、逻辑清晰的一篇篇演讲稿,是在谈企业经营之道处,字字干货,没一句多余;软的是,每一章节后附上的“超接地气”的精彩现场提问,是用朴素直接的叙述方式,既不煽情也没有鸡血。读者不难能从中见出一个军人出身企业家的坚韧精神:打得赢、输得起、讲原则、肯钻研。对于王健林来说,没有不可能,想做一件事总能想到办法,绝不会为完不任务找借口。或许,这就是万达哲学的概括。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