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的一天,父亲却意外地回来了,但从他脸上看不出一丝衣锦还乡的风光,找不到一点凯旋的荣耀,甚至可以说有几分狼狈。父亲遭遇了什么,我不愿去想,他也不愿告诉我们。但看着父亲伤心甚至绝望的眼神,我知道父亲一定是处处碰壁,吃了不少苦。我从他的眼神中读懂了人情世故,读懂了朱门酒肉。而对他人生的这次打工经历,父亲只在随后的信上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谁也帮不了你。”言简意赅却意义深远。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不时在我脑海中回荡,在我绝望失意时带给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是啊,人只有靠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别人给予你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永远只能解一时之需。
就这样,父亲的信整整陪伴我们走过六年,走完我们的中学时光。六年的中学生涯里,信成了父母与我们沟通的主要渠道,也是父亲辛勤劳作与我和姐姐坚持不懈奋斗的最好见证。
父亲每次写好信,总是托人给我们带到学校里来,有时是邻居,有时是亲戚,总之父亲不愿放过每一次给我们带信的机会,像珍惜和我们见面的机会一样。偶尔他有事进城来,则必然会写一封很长很长的信给我们带来,当时我甚至能从那浓郁的墨水味中嗅到父亲身上的气息。我曾经固执地觉得,父亲太古板了,有什么事当面说不清楚吗?非得托人带过来带过去弄得这么麻烦。但我又何尝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我们没有在他们身边,他们岂能不担心牵挂,信或许带给我们的消息微不足道,更重要的是这是父亲用心写的,是我们之间密不可分血浓于水的纽带与桥梁,带给我们的是家里的气息与亲人的挂念。这份真情我何尝读懂过?当时我虽抱怨过,可每次拿着密密麻麻写满字迹、还带有父亲体温的几页纸,我总是感到无比的欣慰与幸福,有着说不出的激动,难掩内心泛滥的喜悦,有时竟会潸然泪下。尽管渐渐地,信上的内容变得大同小异。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