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学生因为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还不够全面,经常会搞“一刀切”。老师采用启发性的评语,可以引导启发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重新纠正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社会现象,看待事物,及时地拨正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向。我想只有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只有在写作评语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真诚地帮助他们,真情流露,学生才会“我手写我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作文评语要有“针对性”
作文评语要有针对性,是说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习作,紧扣新课程标准中各年级的作文要求,有的放矢地中肯的写评语,少说废话,套话。翻阅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本,教师的红笔圈圈点点,评语洋洋洒洒,无不显示着教师的兢兢业业。可是,许多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语不感兴趣,认为老师的评语居高临下,挑刺的成分太多了,诸如:选材不新颖,中心不明确,语句不通顺,结构不紧凑……这几个“不”字大大挫伤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些程式化、一般化的套语之所以可恶,是因为它司空见惯,没有个性,寡情乏味。久而久之,有的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只关心一下分数,根本不去认真看教师是怎么改的,怎么评的。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评语枯燥乏味,情如嚼蜡,学生自然不爱看。因此,作文的评语要有针对性,要言之具体,说之准确,做到语语中的,方令学生受益。如指出文章写没写出真情实感,哪方向观察得仔细,体验得深入,哪些材料选择得既有趣,又有意义,哪部分思路开阔,想像丰富,从而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值得写的,什么是不可以写的等等。下面是我为一学生的习作所写的评语“跑、挥、冲、涨、喘等一系列动词把调皮大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比喻、拟人的运用使文章增色不少,要是能把自己当时的感受、想法写下来,不失为一上等的佳作了,想一想加以补充,好吗?”学生看了这样热情洋溢的评价,恰到好处地点拨,心服口服,产生同感并积极修改。还比如我为学生《我学会了滑滑板》写的一段评语:“小作者能记住老师的教诲,并在实践中体验,是很值得表扬的。学习滑滑板的过程要写详细一些,比如:爸爸是怎样指点你滑滑板的,你在练习过程中,没有遇到困难吗?当时的心情不紧张吗?心里有怎样的变化,都要写出来,这样文章内容就更加具体了。”这段评语从训练目的出发,着眼于所评作文是否圆满地完成了写作要求,如过程是否完整,顺序是否清晰,标题中的“第一次”是否充分体现出来了……这样,就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的文章在什么方面达到了老师提出的训练目标,从而进一步努力。作文评语具有针对性,具体指导了学生从哪方面修改,因而学生修改起来就比较容易。
苏联教育家米斯维特络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智慧的体现,是生活中的盐。”我们的评语为什么就不可以放点“盐”呢?一则幽默恢谐的批语,往往能使学生在忍俊不禁的心理状态下警醒、震悟,获得教益。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