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安然脱险,是夜,月上东山,光华如练,村中诸老在江滨置酒为朱熹压惊。宾主筹交错,欣赏着江月交辉的美景。朱熹感激父老盛情款待,愈发狂饮不已,喝得酩酊大醉,加上连日劳累,躺在沙滩上呼呼酣睡。朱老夫子为何不怕寒冷呢?村民发现朱熹躺过的地方冒出了一股清泉,晶莹清澈。热气蒸腾,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贵安温泉。
据说鳜鱼保护了朱熹,而朱熹又贵为一代理学宗师。“鳜”与“贵”谐音,于是溪滨这座不知名的村落取名为“贵安”村了。
七里注经
敖江流经小沧,有一个村庄名呼“七里村”。相传七里村的得名也与朱熹有着不解之缘。南宋光宗年间,朱熹的理学被朝廷宣布为“伪学”,为防不测,朱熹隐姓埋名,僻居于小沧附近的七里村,埋头著书立说。
(小沧乡畲族七里村)
朱熹钦慕屈原忠君爱国之诚心,又感于年代相隔久远人们对《楚辞》疏淡。他低吟着《涉江》中的尾句:“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朱熹呵开冻笔写道:“首丘,谓以首枕丘而死,不忘其所自生也。《礼》曰:大鸟兽表其群匹。越月喻时,则必反巡,过其故乡。又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人有言:狐死,正首丘,仁也。”刚写完, 忽觉全身暖融融的,如沐春日。如披重裘,朱熹欣喜异常,不禁手舞足蹈起来。这才发现脚后跟有毛茸茸东西,举灯一照,原来桌下为伏着一 只狐狸。此后,每当更深夜静。小狐便偎于桌下为他暖脚,朱熹浑身舒畅,文思泉涌,三个月时间书稿积案盈箱,八卷本《楚辞集卒》完稿。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