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网络
复习目标:
一.知识点概述
(一)基础知识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默读后,先理清每段的主要内容,再把临近的、意思相关的段归并成部分,归纳出部分的大意,然后总结课文的中心意思。
2.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习揣摩关键词语的方法,体会关键词语的作用。
3.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两相比照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
4.学习《最后一课》用人物语言行动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写法。
5.学习魏巍的《我的老师》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映蔡老师对学生温柔慈爱的方法。
1.本段文字选自______写的《_________》,作者原名______,______人。此偏出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_》。
2.此段景物描写中扣住了景物各自的特点,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_____,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和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_____,写蝉、油蛉、蟋蟀突出它们的______,描写覆盆子则突出其______。
3.根据选文中的描写顺序填空。
“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由低处到______,由植物到______,由静物到______;“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是由整体到______,由略写到______,又由动物到_____。
4.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2)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
5.作者把百草园景物描写得生机盎然,情景交融,其目的在于( )
A.表现“我”幼年时期调皮、贪玩、不爱学习的特征。
B.表现“我”幼年时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兑自由生活的向往。
C.和后文的三味书屋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封建教育束缚、阻碍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D.揭示儿童猎奇、幼稚、顽皮的性格特征,以此来衬托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丰富有益。
6.作者写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根便可以成仙,是由于( )
A.作者小时候有迷信思想。
B。 “我”小时候天真、好奇。
C.赋予百草园神话般的色彩,妙趣横生。
D。 告诉作者成仙的方法。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