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初二下册 > 其他 > 正文

:八年级语文下暑期模拟考试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2-27
:

八年级语文下暑期摸底考试试卷

温馨提示:

1. 全卷满分为150分,(含书写分5分,希望同学们在答题时能清楚书写。)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认真细致的审题和规范的答题是你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愿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9分)

1、为迎接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许多网民通过寄语表达自己的祝愿。下面是一位网民的寄语,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把这则寄语补充完整。(4分)

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diàn(  ),千年民族梦想的殷殷期盼,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xiè(  )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成为了只有千日的期待,奥林匹克色cǎi(  )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不再是梦想,让五环旗piāo(  )扬在北京的上空。

2。下列句子均有语病,请改正。(2分)

⑴各地政府赦免农业税是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

⑵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3.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白露为霜。(《诗经》)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⑤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醉翁亭记》)

⑦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⑧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

⑨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能指出对联中典故里的主人公是谁吗? 上联:

下联:

4、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2分)

②、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5.综合性活动:浙江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分流,素为海内瞩目。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我省人民正致力于将浙江打造成文化大省。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浙江”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6分,每小题2分)

(1)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

栏目三:

栏目四:

(2)在“栏目一”中,需要介绍浙江籍的文化名人。请从下列备选的浙江籍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示例所选人物除外),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化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50字左右)

备选文化名人:骆宾王、陆游、张岱、龚自珍、鲁迅、郁达夫、徐志摩、丰子恺、艾青、、余华、余秋雨

示例:余华,当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活着》还被拍成了电影。

(3)在“栏目二”中,需要宣传浙江的名优特产,如杭州的龙井、金华的火腿、宁波的汤圆等。请选择你所熟悉的浙江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

6。探究:(3分)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①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1分)

②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2分)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7—12题。(19分)

梅  香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⑾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⑿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7、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30字之内)(3分)

8、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4分)

9、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10、品读文章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3分)

11、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分)

12、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读了本文,请谈谈你的感受。(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3—22题(17分)

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3.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1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属于

描写,作用是:

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1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用“     把

的门推开了”的句式,写四行句子,连缀成一首题为“把门推开”的小诗。(不能抄文中的诗句)(4分)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18~23题。(20 分)

(一)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1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0、(4分)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二)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⑴乱:指篡权   ⑵二世:秦二世胡亥   ⑶阿顺:阿谀奉承

21.请给文章加一个四字的成语作为标题(2分)

22、选出解释不当的一项(  )(2分)

A 恐群臣不听  恐:恐怕

B 乃先设验  乃:于是

C 左右或默   默:沉默

D 或言鹿   或:或者

2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丞相误耶?谓鹿为马。”

24.赵高在秦二世面前设计这场戏的目的是什么?   (2分)

四、作文:60分

请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作文。

(1)  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尽情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文章。

(2)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宥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夂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__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两题的要求:

(1)②题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八下暑期摸底考试试卷答案

书写分:5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9分)

1、(4分)淀 懈 彩  飘

2、(2分)⑴把“赦免”改为“减免”

⑵把“改正错误、认识错误”改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 蒹葭苍苍    ② 潮平两岸阔   ③天涯若比邻  ④大漠孤烟直

⑤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  ⑦出淤泥而不染 ⑧ 辗转反侧

⑨ 项羽 、 勾践

4、(4分)①略 ②、抒写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5、(6分)(1)略 (2)略(3)略

6、① (1分) 不少中国人在重视外语学习的同时,轻视了母语的学习(1分)(意思相近即可)。

② (2分)学好母语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要学好外语,必须首先学好母语。(从这两个角度

任何一方谈都可得2分,但必须突出学习母语的重要性)。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36分)

(一)(19分)

7、(3分)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8、(4分)穷人也会赏梅花(答成“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也可);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

9、(3分)过渡,或由叙述引入议论。

10、(3分)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蔽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答成“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也可)

11、(3分)精神的清明或内部的人格香气。

12、(3分)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要揭示自己心灵的美好。

(二)( 17分)

13.(4分)不愿上学时,或惧怕风雪时;找不到工作时,或心情沮丧时。

14.(3分)环境描写。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15.(3分)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16.(3分)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至少三点)

17.(4分)例:读书把知识的门推开了。运动把健康的门推开了。音乐把艺术的门推开了。理解把友谊的门推开了。

三、文言文阅读(20 分)

18 、(4分)① 用、把  ②

希望、愿望

③使……劳累  ④ 助词,无义。

19、(4分)①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②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无学问的人)。

20.(4分)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1.(2分)指鹿为马  22、(2分)D

22。(2分)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

23.(2分)是为了试探群臣,便于打击和排除异己。(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

四、作文:60分

八年级语文下暑期模拟考试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质量检测题试卷
下一篇: 八年级语文试卷试题试卷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