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初二下册 > 其他 > 正文

:语文基础练习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2-27
:

语 文 基 础 练 习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勾留 勾画 勾当 勾通   B、妥帖 请帖 服帖 字帖

C、狼藉 藉口 蕴藉 藉借   D、奔丧 奔驰 奔赴 奔涌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B、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废事些。

C、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D、 又嘱拖茶房好好照顾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拖他们只是白拖。

3、根据意思填写词语:

A、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    (凄惨暗淡,不景气),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    (失业在家)。

B、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   (衰颓败落)

C、他触目伤怀,自然情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感情聚集在心中不得发泄),自然要发自于外;家庭    (细小而繁多的事)便往往触他之怒。

4、给加点字注音

唾  手可得 孤苦伶仃      倾注    恃而不恐   懵懵懂懂

5、改正句子只的错别字

(1)我们家是贫只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椎之地。

(2)最后兄弟两被逼背景离乡,到济南去谋生。

(3)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心酸、多少悲伤啊!

(4)济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耐无法实现。

(5)班长忽然听见远远地有一片吵闹,再仔细一听,才辩出是河水的声音。

6、下列句中,没有修辞手法的是(   )

A、他们想冲过来,可是鬼子的火力太紧,只好像流星一样,离开大队,单独活动。

B、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

C、们来到河边,星光底下,看见河面不过半里来宽,隔河有几点星光,像是村落。

D、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像星星。

7、下面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种戏弄并未惹恼一位身材高大、举止庄重的女士,手中拿着一张纸,站在其他十四人面前丝毫未动。

B、尽管投票站的男人们在那一刻受到了触动,但他们的思想并未因此而放开。

C、难道努力提高妇女地位让你们男人自豪地看着自己的妻子的公众意识在提高,还是有罪?

D、妇女现在所享有的这些权利,是通过众多妇女自由斗士们不懈努力才获得的。

8、选字填空

(1)  忿  愤

A.女无声,汉子连续用鞭子抽打。观众  不平  B.黄省三  恨地说:“你们真是没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

(2)  爆  暴    A.可怜的爸爸,为饥饿所迫时常  躁使气。   B.黄省三忽然  发悲声:“不,不,我不能死。”

9、解释加点词

(1)徐公何能及君也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6)。将军约,军中不得驱弛

(7)。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8)。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湖

10、解释就同一词在各句中的不同意思。

(1)

孰 A。吾与徐公孰美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

朝 A。朝服衣冠,窥镜

B。于是入朝见威王

(3)

美 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

军 A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

B。请以军礼见

11、解释句中“于”字的意思

(1)。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皆以美于徐公

(3)。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翻译下列文言句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已而之细柳营,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4)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以驱持。”(5)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3、现代文阅读

1。

不知是哪一年开始的,忽然就听说,有了母亲节了。我这人闭目塞听,也就不知道是起自什么因由,什么典故,只觉得有些不知其所以然的隔膜。母亲节于我们这无限崇尚父系血缘的文明古国之人来说,是个现代得另人有些不知所措的节日。

2。 然而就还是过母亲节。就还是相约回去看母亲。

3。 母亲照例在厨房里忙着,灶台上令人烦恼的堆叠着没有穷尽的劳役,繁杂拥挤而不得要领。操持那么一个家庭的节日盛会,a母亲显然已经力不从心,面上的皱纹疲惫地延展着,从肩胛到腿脚似每个关节都渴望着医治,却镇不住那许多疼痛肆意游走。除了操劳,母亲不知道怎样消费这个被冠以“母亲”的节日。

4。 记得有一次,曾与一位朋友说起母亲从前的风采,当然那风采我也是从几张灰黄的照片上得知的;说起母亲挫败成群趾高气扬的好男儿去博取奖学金的辉煌。听者惊得直笑,脸上全是欣赏我竟能虚构故事的神情。确实,母亲的昨天与今天,十分的两样了。倘若她不曾为母亲,又何至于此呢?b母亲这个称谓,实在是一种永无终了的徭役,最是损耗生命,又最是难以留驻。那是写在流水上的事业,日复一日平白地写了,用乳也好,用泪也好,又日复一日平白地流逝。除了生命不断地抽取而日渐枯萎,旁的痕迹一点也流不下来。母亲这样一种琐屑而且冗长,而且千古雷同的故事,是从来没有读者的。

5。 然而,女人仿佛是没有名字的,无论她们曾是天上的星星,园中的花草,还是案头的珍珠,在最为美丽的时分,都将为“母亲”这个博大得全无意义的名字所取代。我不想说是一种牺牲,如同花落而结实很难被视为一种牺牲。那是一种难以阻绝的生命形式,或者是一种无从逃脱的命运。众多母亲个体的命运,就融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母亲。

6。 古人云:“男儿事业无凭据”,那么女儿便是有凭据的吗?有是有的,那可以把握的凭据,便是母亲。而对苍天瀚海,面对人类历史,单个的人是如此孤独,脆弱,如此不堪一击,如此无凭无据。然而母亲是人类的,人类是她的见证。正是由于剔除了繁杂的个体差异,母亲的蕴意是如此博大,如此经久,如此纯粹,泛化及至一切生命,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神灵。

7。 母亲的历程使女人的生命茁实,丰满。

8。 独自运行,就有了一些走夜路的记忆。记忆中最不敢触碰的,是原野只莫名地隆起的房舍和一盏莫名的柔和的灯。我喜欢那种淡淡的橙黄,有一些清寂,有一些凄怆,仿佛母亲的担忧和母亲的等待,温软得令人瑟瑟而泣,仿佛是母亲在纷沓而去的步履之中,辨认着那个发自她的血脉的声音。如果说游子的远行是永决坚忍的,那么,母亲的等待又何尝不是永决坚忍的呢?

9。 女性是柔弱的,而母亲是伟岸的;女性是寻求庇护的。而母亲是给予庇护的。纯华而秋实,女人完成了一个永恒的悖论。

10。

那位精神分析的创始者曾说:“一个无可置疑的深爱母亲宠爱的人会终身保持胜利者的感觉,保持经常导致真正成功的成功信念。”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母亲就这样以无条件的爱,创造着胜利者和成功者,创造着世界。假如世上也有圆满,那么母亲就是一个圆满。

11。

我们的文化远久而且决绝地以父为阳,以母为阴,或许会被一些人认为是父权文化的不公。然而我并不以为阴与阳的本身就必定争执着孰轻孰重。

12。

是的,母亲是夜,夜是无色的,不似昼的繁华喧闹,然而有夜的浩大和神秘,夜很幽深,万物在静默中生息滋长。母亲是永恒的容爱与沉凝。

13。

夜凉如水,这如水是为了叫我想起母亲。

⑴、给加点字注音  冗长(  )剔除(  )纷沓(  )庇护(  )悖论(  )孰轻(  )

⑵、第2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⑶、画线a句说明了什么?

⑷、画线b句说明了什么?

⑸、第4段中“那”指代什么?(可用文中语句概括)

⑹为什么说“母亲这样一种琐屑而且冗长,而且千古雷同的故事,是从来没有读者的。”?

⑺、第6段“母亲的蕴意”是指什么?

⑻、第10段为什么说“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

⑼、第12段中“母亲是夜”有什么深层含义?并仿写一个比喻句,并简述意义。

14、文言文阅读

陶 佩 惜 分 阴

佩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壁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佩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威坐,军府检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道于时,死无益于后,是自弃也。”

1、

给下列汉字注音

辄(   )

敛(

2、

解释下列加点词

A、人问其故

B、未尝少闲

C、乃惜分阴

3、

陶佩每天搬运砖块,原因是

4、

“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这句话说明陶佩是个

的人。文章第二段提到大禹,目的是

5、从陶佩所做的事、所说的话,使我们知道了

道理。

5、

将文章翻译为现代文:

语 文 基 础 练 习

1、  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D )

A、勾留 勾画 勾当 勾通   B、妥帖 请帖 服帖 字帖

C、狼藉 藉口 蕴藉 藉借   D、奔丧 奔驰 奔赴 奔涌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  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B、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废事些。

C、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D、  又嘱拖茶房好好照顾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拖他们只是白拖。

3、  根据意思填写词语:

A、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 黯淡  (凄惨暗淡,不景气),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 赋闲 (失业在家)。

B、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 颓唐 (衰颓败落)

C、他触目伤怀,自然情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情郁与中(感情聚集在心中不得发泄),自然要发自于外;家庭 琐屑 (细小而繁多的事)便往往触他之怒。

4、  给加点字注音

唾 tuò  手可得 孤苦伶仃líng dīng倾注 qīng   恃而不恐  shì   懵懵懂懂 měng

5、  改正句子只的错别字

(1)我们家是贫只之贫,真可以说是贫无立椎之地。  椎——锥

(2)最后兄弟两被逼背景离乡,到济南去谋生。 两——俩  景——井

(3)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心酸、多少悲伤啊!  心——辛

(4)济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耐无法实现。 济——寄 耐——奈

(5)班长忽然听见远远地有一片吵闹,再仔细一听,才辩出是河水的声音。  辩——辨

6、下列句中,没有修辞手法的是(  C  )

A、他们想冲过来,可是鬼子的火力太紧,只好像流星一样,离开大队,单独活动。

B、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

C、们来到河边,星光底下,看见河面不过半里来宽,隔河有几点星光,像是村落。

D、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像星星。

7、下面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这种戏弄并未惹恼一位身材高大、举止庄重的女士,(她)手中拿着一张纸,站在其他十四人面前丝毫未动。

B、尽管投票站的男人们在那一刻受到了触动,但他们的思想并未因此而放开。

C、难道努力提高妇女地位让你们男人自豪地看着自己的妻子的公众意识在提高,还是有罪?

D、妇女现在所享有的这些权利,是通过众多妇女自由斗士们不懈努力才获得的。

8、选字填空

(1)  忿  愤  A.女无声,汉子连续用鞭子抽打。观众忿 不平  B.黄省三愤 恨地说:“你们真是没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

(2)  爆  暴  A.可怜的爸爸,为饥饿所迫时常爆 躁使气。   B.黄省三忽然暴发悲声:“不,不,我不能死。”

9、解释加点词

(1)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的确、实在 比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土地 方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指责

(5)。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大规模 (6)。将军约,军中不得驱弛  规定 可以

(7)。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派遣 使者 (8)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湖  用 用来

10、解释就同一词在各句中的不同意思。

(1)     孰 A。吾与徐公孰美 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仔细

(2)     朝 A。朝服衣冠,窥镜 早晨       B。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3)     美 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俊美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美

(4)     军 A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 驻军 B。请以军礼见 军队

11、解释句中“于”字的意思

(1)。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对              (2)。皆以美于徐公 比

(3)。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向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在

12、翻译下列文言句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已而之细柳营,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4)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以驱持。”(5)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3、现代文阅读

1。 不知是哪一年开始的,忽然就听说,有了母亲节了。我这人闭目塞听,也就不知道是起自什么因由,什么典故,只觉得有些不知其所以然的隔膜。母亲节于我们这无限崇尚父系血缘的文明古国之人来说,是个现代得另人有些不知所措的节日。

2。 然而就还是过母亲节。就还是相约回去看母亲。

3。 母亲照例在厨房里忙着,灶台上令人烦恼的堆叠着没有穷尽的劳役,繁杂拥挤而不得要领。操持那么一个家庭的节日盛会,a母亲显然已经力不从心,面上的皱纹疲惫地延展着,从肩胛到腿脚似每个关节都渴望着医治,却镇不住那许多疼痛肆意游走。除了操劳,母亲不知道怎样消费这个被冠以“母亲”的节日。

4。 记得有一次,曾与一位朋友说起母亲从前的风采,当然那风采我也是从几张灰黄的照片上得知的;说起母亲挫败成群趾高气扬的好男儿去博取奖学金的辉煌。听者惊得直笑,脸上全是欣赏我竟能虚构故事的神情。确实,母亲的昨天与今天,十分的两样了。倘若她不曾为母亲,又何至于此呢?b母亲这个称谓,实在是一种永无终了的徭役,最是损耗生命,又最是难以驻留。那是写在流水上的事业,日复一日平白地写了,用乳也好,用泪也好,又日复一日平白地流逝。除了生命不断地抽取而日渐枯萎,旁的痕迹一点也流不下来。母亲这样一种琐屑而且冗长,而且千古雷同的故事,是从来没有读者的。

5。 然而,女人仿佛是没有名字的,无论她们曾是天上的星星,园中的花草,还是案头的珍珠,在最为美丽的时分,都将为“母亲”这个博大得全无意义的名字所取代。我不想说是一种牺牲,如同花落而结实很难被视为一种牺牲。那是一种难以阻绝的生命形式,或者是一种无从逃脱的命运。众多母亲个体的命运,就融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母亲。

6。 古人云:“男儿事业无凭据”,那么女儿便是有凭据的吗?有是有的,那可以把握的凭据,便是母亲。而对苍天瀚海,面对人类历史,单个的人是如此孤独,脆弱,如此不堪一击,如此无凭无据。然而母亲是人类的,人类是她的见证。正是由于剔除了繁杂的个体差异,母亲的蕴意是如此博大,如此经久,如此纯粹,泛化及至一切生命,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神灵。

7。 母亲的历程使女人的生命茁实,丰满。

8。 独自运行,就有了一些走夜路的记忆。记忆中最不敢触碰的,是原野只莫名地隆起的房舍和一盏莫名的柔和的灯。我喜欢那种淡淡的橙黄,有一些清寂,有一些凄怆,仿佛母亲的担忧和母亲的等待,温软得令人瑟瑟而泣,仿佛是母亲在纷沓而去的步履之中,辨认着那个发自她的血脉的声音。如果说游子的远行是永决坚忍的,那么,母亲的等待又何尝不是永决坚忍的呢?

9。 女性是柔弱的,而母亲是伟岸的;女性是寻求庇护的。而母亲是给予庇护的。纯华而秋实,女人完成了一个永恒的悖论。

10。  那位精神分析的创始者曾说:“一个无可置疑的深爱母亲宠爱的人会终身保持胜利者的感觉,保持经常导致真正成功的成功信念。”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母亲就这样以无条件的爱,创造着胜利者和成功者,创造着世界。假如世上也有圆满,那么母亲就是一个圆满。

11。  我们的文化远久而且决绝地以父为阳,以母为阴,或许会被一些人认为是父权文化的不公。然而我并不以为阴与阳的本身就必定争执着孰轻孰重。

12。  是的,母亲是夜,夜是无色的,不似昼的繁华喧闹,然而有夜的浩大和神秘,夜很幽深,万物在静默中生息滋长。母亲是永恒的容爱与沉凝。

13。  夜凉如水,这如水是为了叫我想起母亲。

⑴、给加点字注音  冗长(rǒng)剔除(tì)纷沓(fēn)庇护(bì)悖论(bèi)孰轻( shú)

⑵、第2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引起下文

⑶、画线a句说明了什么?

说明母亲常年劳累而变得衰老体弱

⑷、画线b句说明了什么?

母亲,这是生命的永恒,然而又是无私地长久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这是伟大的所在。

⑸、第4段中“那”指代什么?(可用文中语句概括)

画线的b句

⑹为什么说“母亲这样一种琐屑而且冗长,而且千古雷同的故事,是从来没有读者的。”?

因为母亲的默默无闻,以生命为代价是很少有人关注、品位的 。

⑺、第6段“母亲的蕴意”是指什么?

母亲是人类的。

⑻、第10段为什么说“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

因为母亲所付出的一切并非向儿女索取回报,她的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最高尚的。

⑼、第12段中“母亲是夜”有什么深层含义?并仿写一个比喻句,并简述意义。

比喻母亲的爱是永恒的,母亲的胸怀是伟大的,母亲的奉献是默默无闻的

14、文言文阅读

陶 佩 惜 分 阴

佩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壁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佩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威坐,军府检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道于时,死无益于后,是自弃也。”

1、  给下列汉字注音

辄(zhé)      敛( liàn   )

2、  解释下列加点词

A、人问其故  原因    B、未尝少闲  不曾    C、乃惜分阴   时间

3、  陶佩每天搬运砖块,原因是 担心自己太清闲,不能担当重任所以常锻炼自己

4、  “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这句话说明陶佩是个胸怀大志

的人。文章第二段提到大禹,目的是 自己要像大禹那样珍惜分阴

5、从陶佩所做的事、所说的话,使我们知道了 做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要珍惜时间,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道理。

6、将文章翻译为现代文:

语文基础练习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八年级(下)语文阶段练习试题卷
下一篇: 初二语文测试试卷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