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初二下册 > 其他 > 正文

:八年级语文复习题试卷A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2-27
:

八年级语文复习题(A)

姓名

计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璀璨(càn)

憧憬(chōng)

饮鸩止渴(zhèn)

B、凝固(níng)

分泌(bì)

孜孜不倦(zī)

C、蹊跷(qī)

省悟(xĭng)

穷形尽相(xiàng)

D、端倪 (ní)

宝藏(zàng)

未雨绸缪(m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分)

A、零售 语重心长 直抒胸意 礼义之邦

B、怠慢 励精图治 以德抱怨 语无轮次

C、枢纽 夜郎自大 招致非议 五色斑斓

D、敲诈 变本加厉 风餐露宿 挑肥捡瘦

3.依次填人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____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____的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_____。

A、暴发 抚养 盈利    B、暴发

赡养 营利

C、爆发 赡养 盈利    D、爆发

抚养 营利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他比你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微微 往往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这片丛林,自是不再寂寞了。除了

,还有            ,除了

,还有          。

①绿色的叶子

②花色的衣裳

③女人的谈话声与孩子的欢笑声   ④春天的鸟语声与秋天的蝉鸣声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6、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病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

②它从人刚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

③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

④病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

⑤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才得以展现

A.①⑤④③②

B。 ②④①⑤③

C。 ④②③①⑤

D。 ①②④③⑤

7、若你是花店或书店的老板,你想拟一个什么样的招牌,并请你说说你的创意(3分)

招牌:

创意:

8、下面话语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必须删除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只填三个。(3分)

一个人①之所以会变坏②的原因,③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④更重要的是他自己⑤没有把握自己,⑥受了坏的影响,⑦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⑧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⑨多方面的⑩各种⑾坏的影响,⑿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删除部分

、   、

9、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文后题目(5分)

据新华社雅典8月28日电 现代奥运重返故乡用了108年,中国女排重夺奥运会金牌用了整整20年。

在28日进行的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再展20年前在洛杉矶首夺奥运金牌的英姿,她们绝地重生,在先失两局的劣势下上演大翻盘,连扳3局战胜俄罗斯队,为中国代表团增添了本届奥运会唯一一枚球类集体项目的金牌。

5局的比分是28:30、25:27、25:20、25:23和15:12。

20年前,老女排正值如日中天。她们首次参加奥运会就站上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夺得了“五连冠”中的第三个世界冠军头衔。今天的冠军是自去年世界杯夺冠后,由陈忠和率领的新一届中国女排连续拿下的第二个世界冠军。

①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超过10个字)(2分)

②依据上面比分,请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排球比赛输赢的规则。(3分)

10、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

从    众

利用   利用   利用

↓    ↓

答:

林    木

二、阅读与欣赏(68分)

(一)春从心出 (15分)

刘心武

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

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竟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括的,装帧得也颇称“雅皮”,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扫兴!

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中的青春也只有一回。我们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会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经落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你惆怅,你喟叹……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11、作者在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文中二、三、四段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3分)

答:

1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答:

13、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4分)

答:

14、下面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开篇以“愿乘火车”、“愿乘轮船”、“愿乘飞机”的排比句式实写了旅行之乐,句式整齐,领起全篇。

B、文章以追寻和思考人生的真谛为主线,脉络清晰,篇末以点睛之笔,揭示了“春从心出”的深刻含义。

C、 第三段中“琴弦般颤动的情愫”是指对人生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语言新颖、贴切、形象。

D、第四段中作者对“以往”和“如今”“害怕走进书店”的原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突出如今生命水平的提高。

E。 作者巧妙地以“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比喻往昔岁月的痕迹,以“沙石硌牙”比喻阅读时遇到别字时的感受。

(二)认识父亲(17分)

(1)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对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有的为了儿女更好的活着,他们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一次的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崇高和伟大?

(2)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

(3)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4)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5)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又说一声:“爸爸回来了,儿子!”吃饭时,儿子坐过的桌边依然放着一双筷子,它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

(6)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上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的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等待着,寻觅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

(7)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是他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

(8)但也有一些不谙世事的儿女们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甚至被投入了牢房,让青春定格在冰凉的小屋里。对此,他自己倒不感到什么,总是以为以后的路还长,可他们没想到,这给父亲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与悲哀。有个中学生囚犯盗窃罪而被捕,他的父亲与我是老相识,但碍于面子,一直瞒着我,他想儿子想得几乎发疯,实在迫不得已才来求我,想托我找找人,让他去狱中看看儿子。

(9)我去了,看守所所长答应他们父子在二号房会面。

(10)那是一间长方形的小屋,两头都有铁网,即使见面,也只能相隔十米,望儿兴叹。

(11)儿子见到父亲,大声呼唤,诉说自己的不幸,一声声像利刃剜着我的心。但父亲却神色木然,不住地点头,摇头。儿子哪里想到,当父亲第一次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时,仿佛感到有一千面锣在耳边轰响,两只耳朵顿时发麻,接着便什么也听不见了——他聋了!

(12)聋子怎么能听见儿子的说话声呢?他只是不停地重复着:“好好的,儿子,你好好的,呵——”

(13)泪水爬满了他那苍老的面颊,流进那不停蠕动的嘴唇。

(14)我告诉那少年,你父亲聋了,是为了你才聋的。少年一下子蹲倒在地上,一只手死死地抓住铁丝网,胳膊被划出了一道血口子,鲜血把袖子染得通红,看得出,他的心在流血。

(15)那少年被遣送到长江边的一个农场服刑,他的父亲每个月都要到千里之外看儿子。农场离车站还有十里,得走一个多小时。一次回来的路上,不知是碰上了风雨,还是因耳聋听不见汽车的鸣笛,父亲被一辆大卡车撞死在路旁。也不清楚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知道不知道。

(16)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之后,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这部大书的时候,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

(17)歌德说:“能将生命的终点与起点连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说,你那生命的起点是父母亲用血肉铸成的,它不仅属于你,也属于你的父母,属于整个人类。能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伟大的人。

15、第①段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3分)

答:

16、为什么说世界上父爱更崇高更伟大?(摘引原文语句回答)(3分)

答:

17、在儿子死后,钢琴家寄托哀思的方法:(4分)

①                 ②

18、“读不懂父亲”指的是:

“认识父亲”指的是:                         。(4分)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

答:

(三)对联的历史(16分)

对联在我国    。它的起源.研究学者都认为始于唐代以后的五代时期。唐代诗歌的兴盛,特别是律诗的盛行,为对联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对联”这一名称,即来自律诗。格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两句为一联,通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诗中的第三、四句)、颈联(诗中的第五、六句)要求对仗工整,故又简称为“对联”。

据宋人黄休复的考证,说对联起源于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九六三年)。{宋史·西蜀孟氏》中写道:“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蜀持杌》也有后蜀主孟昶于归宋前之岁除日,题桃符于寝门的记载。清人梁章钜在其《楹联丛话》中写道:“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孟昶的纪元始于公元九三五年,于九六五年终,他归宋前一年题桃符一事,说明黄休复的说法是可信的。

“桃符”,又名“仙木”,是我国古代过年时,人们挂在门的两侧的桃木板,板上画有专降妖魔鬼怪的大神“神荼”、“郁垒”的形象,用以避邪镇妖,祈求安泰。在流行中,桃符也被渐渐简化,有的不再画像,只写“神荼”、“郁垒”的名字,有的或画些符咒,或写上吉庆词语。这些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北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当时对联(桃符)已经广为流传和运用,每年除夕“千门万户”,都以“新桃换旧符”。

据学者考证,“春联”一词最早始于明代。清人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说》中,有“明太祖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的记载,是朱元璋下了圣旨,命京城各色人等的家庭,门上要加贴一副春联除旧迎新,并开始用红纸书写春联。用红纸书写春联,是因为我国古代传说有一种十分凶猛的野兽叫“年”,每逢春节时就出现伤人害物,但“年”最惧红色,所以人们就以红色的纸、红色的爆竹来驱赶它,以求过个太平的春节,这一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20、根据文中划横线句,框内应填的词语是(  )(3分)

A、一脉相承  B.追根溯源  C.举世闻名  D.源远流长

21、填写下列对联知识。(7分)

①对联又称作

②对联的名称来自于

,“春联”一词最早始于    代。

③我国最早的对联是

写的“

”。

22、这篇文章是介绍对联历史的,为了可靠真实,本文主要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23、下列诗句不能构成对联的是(  )(3分)

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4、有一副对联缺上联,下联为:“清泉石上流”,应选哪条作上联最合适(  )(3分)

A.月出惊山鸟  B.明月来相照  C.明月松间照  D.海上生明月

(四)(2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重岩叠嶂(  )  沿溯阻绝(  )  素湍绿潭(   )  属引凄异(   )

26、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略无阙处:

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虽乘奔御风:

27、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春冬之时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

D、哀转久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9、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3分)

30、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D  6、C  7、略

8、①或②、⑥、⑨或⑩ 选对相应三个即得分

9、参考:1廿年后女排奥运重夺冠(雅典奥运女排夺冠)

2.规则是:五打三胜制(包括净胜三局),前四局以先得25分为胜,第五局以先得15分者为胜,其中若一方得25分(最后一局一方得15分),另一方必须低2分方可胜出,否则,需继续打至2分差距方可。

10、略(提示:只要扣住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逐渐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回答,语言简洁明了即可。)

11、① 在没有演出的剧场,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②

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③ 以往和如今买书的不同经历。

12、① 人生如书,书如人生。②

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③ 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谛,犹如要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

13、① 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② 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发了议论。

14、A  D

15、儿女不能全部回报父母的恩情,或父母给予的多、儿女回报的少。

16、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宁愿献出仅有一次的生命。

17、①完整地保留着儿子的房间;②保留着打招呼的习惯;③保留着吃饭时的位置;④伫立在街头等待儿子。

18、不理解父亲或不体谅父亲。   理解父亲或体谅父亲。

19、①赞美父爱。   ②唤起儿女们的责任感。

20-24、略

25、26、略

27、C

28、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  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30、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八年级语文复习题试卷A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初二语文知识竞赛试卷
下一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测试试卷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