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说
[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①祗辱( ) ②骈死(
)
③槽枥(
)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3、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或尽粟一石 :
②虽有千里之能 :
③才美不外见 :
④且欲与常马 :
3、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马说》是一篇
,作者
(朝代)
(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
手法。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下列加[ ]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③[策]之不以其道(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6、“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
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8、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做“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
9、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
10、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探究拓展训练]
工之侨献琴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1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弦而鼓之 (
) ②作断纹焉(
)
③易之以百金(
) ④莫不然矣(
)
13、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
①弦而鼓之 (
) ②还之 (
)
③易之以百金(
) ④工之侨闻之
(
)
14、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译文:
15、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寓意:
参考答案
23、《马说》
1、略 2、①有时 ②虽然 ③显现 ④尚且 3、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杂文 唐朝 韩愈 托物寓意 5、①喂养 吃 ②表转折 表承接 ③鞭打 记 6、A 7、食 马 者 ∕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 而 食 也
8、食马者 千里马 圣明的君主 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 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10、B 11、学生能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12、①弹 ②花纹 ③交换、 买
④这样 13、①琴
②工之侨 ③琴 ④这件事 14、可悲啊,这个世道!难道只是一张琴的遭遇如此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
15、揭露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崇古非今的不良风气,寄喻了盲目守旧,势必摧残人才、阻碍改革的道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