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全卷满分为150(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毫无疑问。中文是中国人永héng( )的精神家园:小桥流水,平湖归帆,杏花春雨,秋月shuāng( )天、渡头落日、墟黑孤烟以至灞桥杨柳、易水风寒……也就是说,中文更关乎心灵和审美,关乎天人之间的信息通道,关于感性、悟性、天性、灵性――这些微妙元素一旦错过最佳méng( )芽期和发育期,很可能抱hàn( )终生。
2、根据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3分)
语文,向我们展现了巴金的缠绵、冰心的慈爱、鲁迅的厚重;让我们认识了忧郁的屈原,_____的陶潜,_____李白,_____的杜甫……语文,让我们诗意地生活。
A.飘逸 B.沉郁 C.悠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当代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百强城市。
4、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4)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5)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杜甫是“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苏轼是“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6)人有德,花有德。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德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5、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秋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
活动一:领略书的魅力――热爱读书。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将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请你为这些活动拟一条标语。
我的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活动二:探寻读书方法――怎样读书,读书还得讲究方法,下面向你介绍两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你还有另外的读书方法吗?请介绍一种并说明使用这种方法的理由。
茅盾“背书”:文学巨匠茅盾,能熟练背诵120回的《红楼梦》,他的朋友将信将疑,一次大家联欢会,有人指定其几章让他背诵,茅盾丝毫不差地背了出来。可见,茅盾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他的“背书”是分不开的。
华罗庚“猜书”: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法是“猜书”。他拿到一本新书后,不是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先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再打开浏览一遍,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就不再读了,他这种猜想的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我的读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活动三:走进书的世界――读书实践。走进书的世界你一定收获颇丰吧,请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名著(教材附录中的名著),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我推荐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读沙漠,读出了它的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2分)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来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雪。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2分)
(2)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2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17分)
马付才
⑴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地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⑵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⑶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⑷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的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⑸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太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⑹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山了山顶,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⑺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钱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⑻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⑼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⑽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胡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8、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2分)
9、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2)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10、第⑹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2分)
11、请谈谈你对第⑽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3分)
12、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2分)
13、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是杰出,还是平庸,在比较中,我们往往都会感到自己的处境不如意。亲爱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认识,对人生有新的感悟,请以“谢谢你,岩石下的小花”为题,写一段话。(50字左右)(4分)
(二)古诗词中的华厦春天(15分)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水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做“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地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14、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入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17、第上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他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3分)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第( )首,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23分)
(一)(12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矅,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若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景:_____________
②四时之景不同。 景:_____________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文 段
写 景
抒 情
甲
一 段
霪雨霏霏
二 段
喜
乙
先 写
山间之朝暮
乐
再 写
22、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与民同乐”;有人“以苦为乐”,有人“助人为乐”;有人“寻欢作乐”,有人“及时行乐”。你以什么为乐?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分)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笔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23、解释下列加点字。(5分)
①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
②使侄录之( )
③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
④皆讥笔之(
)
⑤致余忘之(
)
24、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这则故事中,应该责怪的是谁?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则故事寓意深刻,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精神、许多情感……会伴你一路同行,令你铭记,令你威怀,令你奋进。
请你以“________伴我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须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的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九年级上期中检测语文试卷答卷纸
温馨提示:
全卷满分为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3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
(3分)
3、_________
(2分)
4、(8分)(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活动一:我的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活动二:我的读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活动二:我推荐的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
8、(2分)
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4分)
(二)1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 )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我选择( )首,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23分)
(一)19、(1)景_____________ (2)景_____________
2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3分)
文 段
写 景
抒 情
甲
一 段
霪雨霏霏
二 段
喜
乙
先 写
山间之朝暮
乐
再 写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23、(1)好( ) (2)使( ) (3)胡( )
(4)之( ) (5)余( ) (5分)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写作(60分)
语 文 答 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30分)
1、恒 霜 萌 憾 (4分)
2、C A B (3分)
3、C (2分)
4、①天涯若比邻 ②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⑤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愿人长久
⑥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分)
5、活动一示例:略 (2分)
活动二示例:精读法:一些名家名篇,美文佳作,需咀嚼品味,因此用精读法。
网上阅读法:网上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大大拓宽自己的视野。 (2分)
活动三示范:略 (3分)
6、略 (2分)
7、(1)雄伟高大 (2分)
(2)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
或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或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 (答出一点即可) (2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8、“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 (2分)
9、(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 (2分)
(2)第一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小花顽强的生命力。(2分)
10、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 (2分)
11、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的生活的存在。)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 (3分)
12、形象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 (2分)
13、提示:紧扣原文,结合实际,语言流畅。 (4分)
14、(1)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
(2)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
(3)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3分)
15、通过举例子,强调了“我国春天来得急速”的特点确实存在,让人信服。 (3分)
16、D
17、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倒春寒”的现象,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造成的灾害。先讲现象,再讲灾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3分)
18、(1)我国西北的一些干旱地区,由于气候过于干燥就没有春天的物候现象出现。
(2)由于地势高低的不同,春天到来的时间也不同。 (3分)
三、文言文阅读(23分)
(一)课内文言文(12分)
19、(1)日光 (2)景色 (2分)
20、(1)此时登上这座楼,就会心旷神怡,荣宠和屈辱一起忘掉,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那真是高兴至极啊。 (2分)
(2)早晨去,晚上归。四季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啊! (2分)
21、 (3分)
悲
春和景明
山间之四时
22、略 (3分)
23、(1)喜欢 (2)让、叫 (3)为什么 (4)他 (5)我 (5分)
24、张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连)他自己都不认识(这个字)。 (2分)
25、(1)应该责怪张丞相。因为:①张丞相自身的书法水平就差,但他却骄傲自满,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故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不愿改正错误;②自己书写的字迹不清楚,且潦草,杂乱无章,还故作镇静,反埋怨侄子不早问,为自己寻找托辞。
(2分)
(2)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人要正确评价自己,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和短处。凡事要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否则,将一事无成,永无进步,而且会被人看不起并耻笑讥讽,从而丢失自身的尊严。
(2分)
四、写作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