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初三上册 > 其他 > 正文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2-26
: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括号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浙江精神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从大禹的因(shì)

利导、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xīn)

尝胆、励精图治;从岳飞、于谦的精忠报国、清白一生,到方孝儒、张苍水的刚正不阿、以身殉国;从沈括的(bó)

学多识、精研深究,到竺可桢的科学救国、求是一生……都给浙江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yùn)    。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有人说:智者无言。的确,大智之人,总是淡淡地

,静静地    ,孜孜地   ,直到进入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A、生活  思考  追求   B、思考  生活  追求

C、生活  追求  思考   D、追求  思考  生活

3、古诗文填空。(8分)

①《沁园春·雪》一词中想象雪后天晴,红日高照景色的句子是

②今夜偏知春气暖,

,人迹板桥霜。

④无间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⑤请写出一句带“雨”字的古诗

4、文学常识填空(5分)

①《水浒传》:朱贵水亭施号前,   雪夜上梁山。(填人名)

②《三国演义》:司马微再荐名士,

三顾茅庐。(填人名)

③《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

,本书记载了   、    、

三国的历史。

5、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柳树萌发”你有什么感受?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填空。(2分)

示例: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

我看

,感受到

6、在消防队门口,有这样醒目的标语:“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请你说说标语中“赴汤蹈火”这一成语的好处。(2分)

答:

7、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观书有感

朱煮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来活水来。

(1)全诗以    作比,形象表达了诗人    的感受。

(2)结合自己读书经验,读读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诗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一只苹果(17分)

①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县城一所省重点中学任教,渐渐有了城里人的优越感,又好为人师,脾气就慢慢变大、变坏了。尤其是面对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稍有过失便横加指责,还习惯于请家长,对他们没有好脸色,不断地数落孩子,弄得他们十分难堪。但后来的一件小事,让我改变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

②松是班里的“双差生”,隔三差五被请进办公室,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我通知了他的家长。

③那天午后,松的母亲找到了我家。这个瘦弱的乡下女人进了客厅,很拘谨,坐在柔软的沙发上有些不知所措,手总是握啊握的。我谈起了松的近况,她安静地听着,不时插上一句:“唉,松这孩子……”

④我感慨她不幸的家事,丈夫早逝,孩子无知。

⑤我们面对面坐着,隔着一张精致的茶几,上面摆着一篮好看的苹果。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拿出了教育方案,下了最后“通牒”:再违纪必须退学!无助的母亲默认了。谈话结束的刹那,我猛地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她毕竟是我的客人,随即(A)拿起一只苹果塞到她的手中,她努力地推辞着,末了,我总算说服了她,她才拿了那只苹果并说着多谢一类的客气话离去。

⑥下午,我正在办公,门被敲开了,抬头一望,竟是松的母亲,那个拘谨的乡下女人。她在门外欲步不前,欲言又止,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终于鼓足了勇气,红着脸,径直走到我的桌旁,从肩上的挎包里(B)拿出一只苹果,说,说:“老师,没找着松,这个托你给他……”我震惊了,那又大又红的苹果分明是……霎时,我喉头发热,无言以对。送她走出房门时,我只有一个想法:相信松能善待母亲。

⑦当晚,我给学生们(C)讲了一只苹果的故事,大家静静地听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点点的泪花,他们的心被揪得很紧。之后,我单独告诉松,这个故事是关于他和他母亲的,并把那只苹果给了他。松哭了,哭得很伤心。一段时间里,松和他的同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而我,一个脾气又大又坏的且好为人师的人,在这位母亲面前,分明感觉到自己是怎样的“小”。从那以后,我改变了自己曾有过的教育者姿态,学会了宽容,也学会了爱。

1、文章在第①段末写到:“但后来的一件小事,让我改变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通读全文后,你认为“我”改变了什么,学会了什么?(3分)

2、“在这位母亲面前,分明感觉到自己是怎样的‘小’”其中“小”的含义是什么?(3分)

3、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3分)

4、仔细读文本,依据上下文,仿照示例对文中的B、C两处进行评点(不拘泥于示例的句式)(4分)

示例:(A)拿起一只苹果:这是一只礼节性的苹果,也是用来弥补“我”的疏忽和粗暴,表达“我”一丝愧疚之情的苹果。

(B)拿出一只苹果:

(C)讲了一只苹果的故事:

5、松在校表现很差,已经受到老师的最后通牒,可他母亲并未努力去找儿子,将其狠狠地训斥一顿,还要送个苹果给他吃,你如何看待他母亲的这种做法?请谈谈你自己的认识。(4分)

(二)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18分)

①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中国考察之后对城市规划界说:“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太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那些虚假、肤浅的标准概念的洪水淹没。我确信你们将会遭遇这种危险,你们要用全部智慧、决策和洞察力去抵抗。”

②20年后的今天,这个意味深长的警告不幸言中。

③目前,我国各地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中,襄樊古城的千年城墙一夜之间惨遭摧毁;曾是明代抗倭前线、清代鸦片战争主战场、宁波商帮发祥地的定海古城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被夷为平地;作为北京民居灵魂的四合院也在减少……朱门绿廊、雕梁画栋、青砖碧瓦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盲目的建设和更新正在使们的城市失去记忆。

④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而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城市是复杂的,可是往往也如此简单。厮杀声依然回荡不已的古罗马角斗场,蛛网般交织的威尼斯水巷,清冽蔚蓝的多瑙河,清秋远村旷野平芜的圆明园废墟,横亘万里烽火连绵的长城……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蜿蜒在城市的每一方土地、每一片草坪、每一道天际轮廓线……无数的城市史告诉我们,城市的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

⑤城市不仅仅是单体建筑的简单集合,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立交桥、高架桥,更是一股从远古吹向未来的心灵之风,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而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⑥建筑界有一句被建筑师们经常重复的话:“建筑创作从寻找城市开始。”韩国首尔市现代化建设初期,决策者填平了蜿蜒于古城内的清溪川,建起了高速公路。然而,人们发现,尽管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城市却越来越失去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2003年,首尔市政府毅然决定炸掉高速公路,重现清溪川古河道,追溯城市的历史记忆,恢复城市的历史脉络。

⑦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中国城市史行进到21世纪,已经进入需要我们反思的阶段。

1、题目“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中“记忆”一词指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2、作者在第③段列举了哪些具体材料证明城市“正在失去记忆”?请分条概括。(每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3、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强调“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4分)

4、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以“校园”为陈述对象,对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4分)

校园不仅仅是

,不仅仅是

,更是

,是

5、文章第④段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联系下面链接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4分)

材料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在同一个蓝天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

(舒乙《都市精灵》)

材料二:“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这是英国诗人库柏的诗句。……但愿城市化不会把地球上的乡村消灭掉,因为那将意味着消灭了上帝最宝贵的创造。

(周国平《人应当敬畏自然》)

材料三:人类将会杀死大地母亲,抑或将她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婪,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婪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灵付出代价。

(阿诺德·汤因《人类与大地母亲》)

三、文言文阅读(27分)

(一)陈涉世家(17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小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这段文字选自   体通史《  》,作者  代史学家,文学家  。(4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苟富贵,无相忘(

) (2)度已失期(    )

(3)今亡亦死(    )

(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3、下列各句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是(  )(2分)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

4、用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等死,死国可乎?

5、陈胜、吴广决定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选文原句回答)(3分)

(二)画地学书(10分)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③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④。

修始在滁洲,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⑤,见义勇为,虽机阱⑥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注]①母郑:母亲郑氏。 ②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③荻:指荻杆。

④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⑤天资刚劲:生性刚直。

⑥机阱:设置机驽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嶷然有声

(2)画地学书

(3)及冠

(4)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亲诲之学(他,指欧阳修)  B、至以荻画地学书(用)

C、四岁而孤(而且)

D、见义勇为(做)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译文:

4、结合选文,说说欧阳修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人品超群的文学家。(2分)

答:

四、作文(60分)

把握是力量和信心的表现。你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分成功的希望。把握又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你把握住今天,就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你把握住自我,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人生时时处处需要把握。

请你以“把握”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答卷纸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4分)①    ②

2、(3分)

3、①

④         ,

4、(5分)①

③    、

5、(2分)我看

,感受到

6、(2分)答:

7、(4分)(1)

,(1分)

。(1分)

(2)

(2分)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17分)

1、(3分)

2、(3分)

3、(3分)

4、(4分)B拿出一只苹果

(2分)

C拿出一只苹果的故事

(2分)

5、(4分)

(二)(18分)

1、(3分)

2、(3分)

3、(4分)

4、(4分)校园不仅仅是

,不仅是

,更是

,是

5、(4分)

三、文言文阅读(27分)

(一)(17分)

1、(4分)这段文字选自

体通史《    》,作者

代史学家、文学家

2、(4分)(1)

(2)

(3)

(4)

3、(2分)(  )

4、(4分)(1)

(2)

5、(3分)

(二)(10分)

1、(4分)(1)

(2)

(3)

(4)

2、(2分)

3、(2分)

4、(2分)

四、作文(60分)

语文月考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8分)

1、势  薪  博  蕴

2、A

3、①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②虫声新透绿窗纱

③鸡声茅后月

④零落成泥碾作生,只有香如故。

⑤略

4、林冲   刘备   《三国志》、陈寿、魏、蜀、吴

5、我看长河落日,感受到雄奇壮观之美。

我看小桥流水,感受到诗情画意之美。

我看鹰击长空,感受到勇于搏击的力量。

我看鱼翔浅底,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快乐

我看柳树萌发,感受到生命萌发的美丽(意思对即可)

6、一语双关,既切合消防队员职责的特点,又突出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7、(1)方塘  读书

(2)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的境蜀(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8、从前,我是一个脾气又大又坏且好为人师的人,经过这件事,我改变了自己曾有过的教育者姿态,学会了宽容,也学会了爱。

9、“我”感觉到自己人格的渺小,缺乏爱心和宽容。

10、母亲是一个善良、朴实、宽容、充满爱子之心的人。

11、B这是体现爱心的苹果,也是寄托母亲对儿子的期望,表达因家事不幸而对儿子的一丝歉疚之情的苹果。

C这是一只教育的苹果,是对孩子们的感化和教育,更是对“我”的教育和改造。

12、如持肯定意见,可围绕对孩子的爱和宽容。如持众远意见,可从溺爱等角度。如能辩证思考则更好(意对即可)

13、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

14、①襄樊城墙惨遭摧毁 ②宁波古城被夷为平地 ③北京四合院在减小

15、①尊重城市原有特色,继承历史文化传统

②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16、例: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公里教室、操场、图书馆,更是青春张扬的舞台,是理想升腾的地方。(合乎情理即可)

17、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人类曾征服自然,创造出伟大的文明

但人类如果为所欲为,将破坏地球生态,自食恶果我们在城市改造中要学会认识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

(三)文言文阅读

(一)

18、纪传体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19、假如  估计  逃跑  屡次

20、D

21、①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②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行吗?

2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二)

23、声誉  写字  等到   第二次

24、C

25、(欧阳修)幼年时天资聪明,悟性过人,读过的书马上就能背诵

26、母亲的教悔,自身的勤勉好学和天资聪明

(只答母亲或自身一个方面给1分)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卷
下一篇: 九年级上语文诗文默写试卷(100分)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