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初三上册 > 期中试题 > 正文

: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2-26
:

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共13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2分)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pǔ素背景的chèn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bàn并不华贵却duān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选自《论美》)

2.默写。(8分)

(1)写出《关雎》中你最喜欢的两个句子:

(2)写出《蒹葭》开头的四个句子:

(3)请写出一个反映气象物候的成语、谚语或古诗词:

3. 名著阅读(3分)

从《格列佛游记》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小故事,简要叙述它的情节。

得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12分)

4.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80字左右的语段。(4分)

当你生病在床无法上学,同学们送来了鲜花和问候,你也许会感到欣慰。

——因为感受友情是一种快乐。

当你为希望小学捐了两元钱,为灾区的学生送捐出几本书,你也许会感到充实。

——因为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

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在我们的学习中,不应遇到挫折绕开走,而要遇到挫折迎难而解。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去

争取学习上的优异成就。我们现在虽然没经厉过多大的挫折,但是学习必需有明确的目标。当我

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它所吓倒,我们应该战胜它,与它做斗争;挫折并不可伯,可怕的是我

们没有胆量去面对它,只要我们有意志,勇敢地与它做斗争,一切挫折都会被铲除。

6.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一门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要以课题研究为依托。设想你们准备了一项课题,须请某某老师作为指导老师,请代表你们研究小组口头邀请这位老师并简要介绍一下你们的课题。(4分)

得分

评卷人

(三)探究(共5分)

7.最近《商业周报》公布了2003年全美最慷慨慈善家排名榜,用表格形式从三个方面对传统慈善家和现在慈善家进行了概括比较。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信息,完成空格处要求的探究内容。

方面

对象    表现

年龄上

参与上

数额上

传统慈善家

通常是在病榻上留下遗书,把遗产的若干部分捐往某某机构。

委派自己亲人或律师办理捐款事项,由他人全权代理。

捐款为自己资产的一部分,留给子女大部分。

现在慈善家

在三、四十岁就开始大规模认捐,因为他们认为将来的问题可由将来的慈善家解决,人们更需要解决现实的困难,所以要“及时行善”。

喜欢亲自指定捐款的用途,并监督捐款的使用情况,亲身体验助人之乐。

相当一部分人把全副家当都捐了出去,支持、资助孩子自己创业、行善。

探究:现在慈善家与传统慈善家呈现的变化趋势。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飞红滴翠记黄山》节选,完成8—11题。(共13分)

然而,黄山这一切,只有在华光照耀的时候,才显得格外娇娆。清晨,当四周还是一片漆黑的时候,游人们就起身,踏着晨露去看日出。由于对云海日出的向往,使他们忘却了前一天登山的疲乏和黎明前的寒意,匆匆忙忙赶向海拔1700米的清凉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幸运地看到日出,如愿以偿。有不少人遇上了隐晦天气,就不无遗憾了。但是,只要是看到了黄山日出的人,他一定会在心灵深处铭刻下这无法忘却的时刻。如果说泰山的旭日东升是庄严神圣的话,那么黄山日出则是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

当那遥远的天际,微明的东方出现鱼肚白色时,人们就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盼望着。而当太阳露出它那耀眼的光辉时,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欢呼。这呼声中充满了兴奋,但又带有节制,因为大家都不愿破坏这黎明前的肃穆。也许是由于大地尘埃和光线折射的物理因素吧,冲破北海云雾,喷薄而出的太阳是暗红色的。但是,一刹那间,太阳好像经过了一次净化,变成了纯净的橘黄色。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蔚蓝色的天空,剪影般的群峰山松,五彩缤纷的云海霞光,在高空气流的影响下变幻无穷,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阁。这景致真是难以用笔墨形容。啊,太阳!人们对它的盛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初升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它守卫在天幕上,也守卫在人们的心灵中,为迎接明天更美丽的日出,给那些勇于守在困难中奋斗的人们以新的启迪。大概就是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在日出和日落中才得到了使人沉醉的美的享受,才赞美火和光明中诞生的一切吧!

8。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9。 “如果A那么B”表示“有A就一定有B,没有B就没有A”这样一种互为条件的假设关系。一般说来,A、B不一定是既成的事实。仔细揣摩文中画浪线的句子,说说它与一般的“如果A那么B”有何区别。(3分)

10。 文中通过天色和太阳位置的变化及游客的神情写出了日出的过程,请完成表格。(4分)

天色变化

日出位置变化

人们的神态、心情变化

出现鱼肚白、

北海云雾下

发出欢呼、兴奋

升上天空

赞叹、如置身仙境

11。 将下面对泰山日出的描写与黄山日出相比较,看看在描写上有什么异同点?(3分)

黎明,登上泰山日观峰,极目远望,茫茫云海翻腾滚动,东方地平线上逐渐透出一线晨曦,由灰变白,由白变黄,由黄变橙,由橙变紫,由紫变红,一轮红艳艳的朝阳破雾而出,缓缓离开地平线。开始它像一盏扁圆的宫灯,霎时变成了滚圆的火轮,高高升起,喷射出万道金光,给万物罩上了一层灿烂的霞彩。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知足是一种境界》,完成12—15题。(共12分)

有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对生前身后的功名也期待颇多。对于前世,我们会埋怨父母没有把我们生养在富贵之家,对于后世,总是抱怨子孙们不能个个如龙似凤,但我们更多的不满足还是来自于自身。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知足呢?这其实是欲望的驱使,是幻想的冲动,是不切合实际的索取。如果把不知足归结为人类后天的变异,这又失公允。其实,不知足是一种最原始的心理需求,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达观与开脱。人们对于物欲的追求总会优越于精神的追求。在精神上的知足往往不能满足物质的需求,这与人类的第一需要必须是温饱有关。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总会相互转化。一夜暴富的大款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多一些也许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安份守己的乡村教师会把按时领到薪水作为最大的慰籍。知足使人平静、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搏击、进取、奋斗;生活上要知足,学习上要知不足,工作上要不知足。

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我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地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太婆是不懂得知足而最终一无所有,可谓是不知足的最大失败者。

知足是一种宽容。对他人宽容,对社会宽容,对自己宽容,这样才会得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这难道不值得庆贺嘛。知足常乐,此之谓也。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的人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趟不过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

(作者:刘佳文  选自《今晚报·今晚周刊》有改动)

12.根据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怎样才能做到“知足”。(3分)

1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以下面故事为材料,把它改写成一个从正面论证知足得益的论据。(直接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赫耳墨斯和农夫》有个樵夫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他坐在河岸上失声痛哭。赫耳墨斯知道了此事,很可怜他,走来问明原因后,便下到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否是他的,他说不是;接着赫耳墨斯又捞起一把银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掉下去的,他仍说不是;赫耳墨斯第三次下去,捞起樵夫自己的斧子来时,樵夫说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把。赫耳墨斯很赞赏樵夫为人诚实,便把金斧、银斧都作为礼物送给他。

14.有读者认为,本文写不知足的内容与整篇文章的观点不符、不协调。你是否同意这样的看法?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分)

15. “知足常乐”, 有人视之为“没有进取心”。你赞成这种说法吗?结合文章的观点及你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3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母爱无处不在》一文,完成16—20题。(共15分)

初三(6)班有两个女同学,一个叫林颖,另一个叫林影。为了方便称呼,同学们根据她们的体形,把健壮的林颖称为“大颖”,把瘦小的林影称为“小影”。

这两位女同学的母亲都病逝了,因此,老师对她们尤其关心。

大颖性格开朗、活泼、自立,竞争意识很强,凡是有课外活动,她都积极参加。老师在家访中看到,大颖的房间不仅收拾得井井有条,而且她还会煮一手好菜,会照顾爸爸的生活。在大颖家里,除了墙上挂着一张普通的全家福,没有看到更多关于她母亲离去的痕迹,一点纪念性的气氛也没有。

而小影忧郁内向,虚荣心强,既自卑又自尊。她向来不积极参与明争,却热衷于暗斗。为了很小的事情,她就会和同学闹别扭,生闷气。老师在她家里,看见的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的悲哀:凌乱的房间,肮脏的被褥,墙上挂满了母女合影,床头塞满了幼童时代的玩具。

这天,老师把收回来的语文作业看了一遍,这是主题为《我的母亲》的作文。当她把林颖和林影的作文对比着看了一遍以后,心里忽然明白了许多事情。

家长会上,老师朗读了两篇近期的学生作文。

老师先朗读林影的作文《梦中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但是她走了,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无边的梦。在我的梦里,母亲总是那样慈爱,她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非常害怕老鼠。那时候,我家住的地方经常有老鼠光顾,母亲便彻夜不眠,学着猫叫,放轻脚步,在屋子里巡逻。‘六·一’儿童节前,母亲总是跑遍全市,给我挑选最美丽的公主裙,把我打扮得像洋娃娃一样。母亲患病以后,我一点也不知道,因为她怕我伤心,所以瞒着我。我只知道母亲的脸色越来越白,对我的爱也越来越多。”

“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母亲最后一次陪我去少年宫练琴,她拖着无力的脚步,越走越慢。秋风吹在母亲瘦削的身上,她的声音也像落叶一样无奈,母亲抚摸着我的头说:‘影影,要是妈妈不在了,你怎么办啊?’如今,我只能在梦里和妈妈说话了。每当我遇到困难,我就想起无所不能的妈妈,假如妈妈在我身边,我就不会彷徨了。我是多么不幸,我是个没有妈妈的孩子。”

家长们表情悲戚,不少家长眼睛湿润。

老师不动声色,接着读另一篇作文,林颖写的《妈妈的笑》:

“妈妈离开我已经两年了,但是妈妈的笑容就像昨天一样,一直伴随在我身边。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得病在家休养。幼儿园放学时间,妈妈总是笑眯眯地站在门口。回家的路上,妈妈总是沿途告诉我许多生活知识,比如怎样过马路,怎样到市场买菜,怎样对付小偷,怎样节省钱,怎样和小贩讨价。有时候,妈妈让我挑选食物和生活用品,让我去柜台付账,她则站在远处微笑地鼓励我。我觉得很有趣。妈妈病重以后,我放学回家总是沿路买好菜。回家后,睡在床上的妈妈便指导我做饭、搞卫生。我一边做家务事,妈妈一边说笑话给我听。”

“妈妈的病越来越重,我和爸爸轮流给她喂饭,妈妈笑着说:‘以前我喂你,现在你喂我,你是我的小妈妈。’我自从做了‘小妈妈’后,觉得自己变成了大人,有主见多了。我中考试前夕,妈妈极度衰竭。爸爸去喊救护车,妈妈则指导我收拾她的衣物。我听到了救护车的声音,于是用力背起了妈妈,没想到妈妈变得那样轻。我小心地从7楼往下走,妈妈在我的背上喘息着。她的呼吸虽然困难,但还在我耳边鼓励我:‘加油!加油!’妈妈被放到救护车上,回头对我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我考试顺利,而妈妈却再也没有回来。妈妈的微笑,妈妈的鼓励,永远伴随着我。”

当老师抬起头,发现许多家长情绪激动,甚至流着眼泪。老师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转身在黑板上写下5个字:真正的母爱。

(作者:何风 摘自《羊城晚报》2004年4月29日 )

16.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什么是“真正的母爱”。(3分)

17.根据老师在“大颖”和“小影”的家庭所看到的环境情况和她们的作文,说说她们性格差异形成的原因?(3分)

18.适当引用文章有关内容,说说文章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9.请根据

“大颖”或“小影”所写作文的内容,对两位母亲分别作一简要评价。(3分)

20.请根据文章内容给小影或大颖写一段话,表达你的劝慰或祝愿。(3分)

得分

评卷人

三、作文(共30分)

21.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雅典奥运会的圣火虽然已经熄灭,但是在奥运赛场上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场景仍让人无法忘却: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场上罗雪娟完成100米蛙泳的任务后,趴在泳池旁边一动不动,最后被教练和志愿者架出泳池,抬回了更衣室;俄罗斯体操名将涅莫夫在单杠上无与伦比的表现征服了观众,可惜黑哨阻止了他的梦想,观众的嘘声长达10分钟之久,最后涅莫夫大度劝止了观众,上演千年一遇的感人场景……一个个难忘的场景,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也许是轰轰烈烈,也许是平平淡淡,总能令我们有所感动。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人、事、物很多很多,相信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

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C

A

C

C

D

B

第二部分

9、详

阴   汇   竞

10、略 11。

12、13、14略

15。示例:

16、17、18、19、20、21 略

22、怎么能够因为情况危急就抛下他不管呢?

23、“贼追至”

24、华歆优,王朗劣。开始,华歆不愿让那人上船,是预见“贼追至”,足见他比王朗有远见;后来,贼真的追来,情况危急,华歆不愿抛下别人不管,可谓是“患难见真心”,而王朗却即刻想舍人救己。华歆有远见,不顾危险帮助他人,是君子;而王朗既无远见,又自私,是小人。

25、24小时内,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得到赖以工作的信息。

26、现代的科技还未达到,不能支持这项技术要能创造出这样的移动办公室。

27、位置传感器,因为,它能不断从导航卫星上读出有关你的资料,不断修正你所在的位置和各方面的信息情况。

28、不能,几乎表示差不多,发挥后显得太绝对了。

29、作者认为那样的学子是一个自私的人。

30、这句话的含意是:有些东西是可以失而复得的,而有些东西(如生命)却是一去不返、无法挽回的。

31、略

32、“它们”具体指第8小节的内容。“它们”等值是因为它们都是孝心的体现。列举表达孝心的方式略。

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下一篇: 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