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发展性评价与自测试卷
第五单元 A卷 (闭卷练习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⑴ 酷热
( ) ⑵ 嗔怒
( ) ⑶ 聒噪
( ) ⑷ 面面相觑 ( )
⑸ 谮害 ( ) ⑹ 麾下 ( ) ⑺ 商酌 ( ) ⑻ 诲人不倦 ( )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⑴ u ( )气 ⑵ 分 qŒ ( ) ⑶ tiƒn
( ) 着 ⑷ xun ( ) 敞
3、请根据意思写出词语(4分)
⑴ 端的只是起五更(
) ⑵ 只顾逞辩(
)
⑶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
⑷ 魏延诈败而走(
)
⑸ 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
) ⑹ 何消吩咐(
)
⑺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
)
4、填空(10分)
①《智取生辰纲》选自 ,又称
,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
。作者
,
(朝代)人。
②《杨修之死》选自 ,是我国第一部
,描写了
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
,名本,号湖海散人,
小说家。
③《范进中举》选自 ,是我国
代一部
,作者是
,字敏轩,清代小说家。
④《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原名
,小说以
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作者 ,名
,字梦阮,
小说家。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5—9题(14分)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5、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数犯曹操之忌(
) 昼寝帐中(
)
操闻而愈恶之(
)
植闻之,问于修(
)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地说一说“杨修数犯曹操之忌”的几件事及曹操的不同心理反应。(5分)
事件依次是(不超过10个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曹操的心理反应过程:
→
→
→
。
7、曹操自称“梦中好杀人”是确有其事,还是另有原因?(2分)
8、概括地说一说文中曹操与杨修各有怎样的个性?(2分)
曹操:
杨修:
9、关于杨修之死,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
说说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5题(15分)
【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 好! 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乙】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0、细品两段选文中加点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对各自刻画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作用?(2分)
【甲文】
【乙文】
11、甲文中作者运用多层次的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写范进中举发疯的过程。说说运用
不同描写内容和作用是什么?(3分)
12、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2分)
【甲文】
【乙文】
13、范进和孔乙己都是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
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
;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可造成二人境况的根本原因却是相同的,都是
。(3分)
14、甲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乙段文字渲染了一种悲凉冷热的气氛,字里行间透露着
作者对两位受害者的不同态度:(2分)
甲文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
;
乙文表明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
15、读罢两文,作为新一代的读书人的你,是否也想抒发出心中的一份情感呢?请你任选角度说一
说。(3分)
<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20题(11分)
好猴王,跳至桥头,使一个避水法,扑的钻入波中,分开水路,径入东洋海底。正行间,忽见一个巡海的夜叉,挡住问道:“那推水来的,是何神圣?说个明白,好通报迎接。”悟空道:“吾乃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是你老龙王的紧邻,为何不识?”那夜叉听说,急转水晶宫传报道:“大王,外面有个花果山天生圣人孙悟空,口称是大王紧邻,将到宫也。”东海龙王敖广即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迎道:“上仙请进,请进。”直至宫里相见,上坐献茶毕,问道:“上仙几时得道,授何仙术?”悟空道:“①我自生身之后,出家修行。得一个无生无灭之体。②近因教演儿孙,守护山洞,奈何没件兵器。③久闻贤邻享乐瑶宫贝阙,必有多余神器,特来告求一件。”龙王见说,不好推辞,即着鳜都司取出一把大杆刀奉上。悟空道:“老孙不会使刀,乞另赐一件。”龙王又着鲌大尉,领鳝力士,抬出一杆九股叉来。悟空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轻!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龙王笑道:“上仙,你不曾看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不趁手!不趁手!”龙王心中恐惧,又着鲠提督、鲤总兵抬出一柄画杆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干重,悟空见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丢几个架子,撒两个解数,插在中间道:“也还轻!轻!轻!”老龙王一发害怕道:“上仙,我宫中只有这根戟重,再没有什么兵器了。”悟空笑道:“古人云:‘愁海龙王没宝哩!’你再去寻寻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价。”
16、本语段出自我国古代著名的
小说
,
共一百回。作者
,
代小说家,字汝中,号射阳山人,山阳
人。他以幻想的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描叙了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经过。(2分)
17、说一说语段开头一句加点的动词表现了孙悟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18、文中最能表现孙悟空力大无比的对话是哪两处?请用原文回答。(2分)
19、文中画线处有三个句子,都是孙悟空对龙王说的话,请分别概括出各句的意思?(3分)
①
; ②
;
③
。
20、本语段记述的是孙悟空怎样在龙宫索得他的宝物“如意金箍棒”,请翻动你的知识储
备,能否写出《西游记》中展现孙悟空神通广大的其它故事情节呢?(2分)
三、表达与交流(40分)
21、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钞票》歌词中唱到:“一张张钞票,一双双镣铐……钱哪,你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哲人又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付上一生的不幸。”同学们,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钱,也都离不开钱,对于金钱,你认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呢?写一段话表达你独到的见解,100字左右。(10分)
22、“学会感动,感受感动,一个懂得感动的人,才是一个懂得品味生活的人。”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感动。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30分)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②内容围绕“感动”来写即可,感情要真实。
③不少于500字。
A 卷
参 考 答 案
一:
1、①k”
②ch…n ③gu ④q”
⑤zˆn ⑥hu‰ ⑦
zhuŽ
⑧huŒ
2、①怄 ②讫
③腆 ④轩
3、①真的,确实 ②卖弄口舌 ③计策 ④假装
⑤虽然;厌恶,憎恶
⑥不必,不用 ⑦兴冲冲的样子
4、⑴《水浒》,《水浒传》,长篇白话小说,施耐庵,元末明初
⑵《三国演义》,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罗贯中,元末明初
⑶《儒林外史》,清,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
⑷《红梦楼》,《石头记》,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曹雪芹,霑,清代
二:
<一>。
5、屡次、数次;睡;代词,代杨修;代词,代这件事
6、[意思大致相同即可]①修明操意改造花园;②修与众分食酥;
③修知操梦中杀人之意;④修状告曹丕; ⑤修教植施才能;
⑥修为植作答教; 心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意杀之
7、没有,其实是因为曹操害怕有人会暗中杀他。(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
8、(能紧扣要点答即可)参考:
曹操:奸诈、阴险、深谋远虑,喜怒不形于色
杨修:恃才放旷、生性聪明,善于看透他人,天性外露。
9、言之成理即可。
<二>。
10、甲:刻画了范进看见报贴后心头顿时狂喜,喜极发疯的丑态。
乙:刻画了孔乙己被摧残后的窘状。
11、多层次的细节描写是细腻地刻画了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侧面烘托是反映了众邻居趋炎附势的嘴脸。
两者都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12、甲:范进因中举而发疯
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
13、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冷漠无情(冷嘲热讽);
封建科举制度(封建文化、封建社会)的毒害
14、尖锐的讽刺,无情的嘲笑;
既批判又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5、言之成理即可。
<三>。
16、长篇神话,《西游记》,吴承恩,明
17、动作神速、敏捷又神通广大、无所畏惧。
18、“轻!轻!轻!”“也还轻!轻!轻!”
19、①自己道行高深; ②近来遇到的困难;③来龙宫的目的。
20、能写出2个或2个以上即可得分。
三:略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